写在信陵君之后丨大梁教父的偶像人生

来源:星辰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1-18 04:39:34人气:0
战国四公子中,信陵君魏无忌的名头,可是远比另外三位响亮很多。他礼贤下士,才气无双,不仅在活着时被众多门客追随,死后更是收获一众迷弟,比如汉高祖刘邦、太史公司马迁、儒学大师荀子、诗仙李白等,尤其是汉高祖刘邦,每次到大梁时,他都一定要去信陵君的墓前祭拜,并且特别安排五户人奉祀不绝,世世代代替信陵君守墓,以表达自己对信陵君的崇拜与追思。为什么信陵君能独得众人的尊敬与崇拜呢?他究竟有什么迷人的魅力?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幼子,魏安釐王同父异母的弟弟,是个妥妥的贵公子。与叛国的孟尝君相比,魏无忌始终忠于魏国;与野心的春申君相比,魏无忌坚守臣子本分,哪怕被哥哥猜忌,也没有自立为王的野心;与平庸的平原君相比,魏无忌才气无双,还是个军事大家。《风云战国之枭雄》张博饰演信陵君不仅如此,魏无忌门下能有三千门客,靠的还是他礼贤下士,为人谦和讲义气的招牌魅力,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只要有才能,魏无忌都会谦虚对待。第一位便是大梁的看门大爷——侯嬴。侯嬴品格高尚在坊间皆有流传,魏无忌为了与他结交,先是送礼,被拒后反思一定是因为自己诚意不够,痛定思痛,大摆宴席,邀请了大梁城里各种有头有脸的人物,等大人物们都到了,魏无忌亲自驾车去城门口迎接侯嬴,还留出最尊贵的位置请老先生坐。侯嬴也丝毫不客气,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就上了车。魏无忌一点也不生气,反而更加恭敬。为了考研魏无忌的诚心,侯嬴还在半路要求去见个老朋友,把魏无忌晾在一边,自己和老友聊了好久,暗中观察魏无忌的表情,魏无忌却是一点也不恼,恭恭敬敬地候在一旁。这下侯嬴彻底被魏无忌的诚意打动,自愿加入魏无忌的门客阵容。原文: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脩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巿,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巿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出自《史记•魏公子列传》第二、三位代表人物是赵国的毛公和薛公。毛公与薛公相处起来倒是不难,大家都是性情中人,与魏无忌结交他们也很开心,重要的是他们二人的身份,一位是赌徒,一位是酒店伙计。这件事被同为战国四公子的姐夫——平原君知道了,觉得虽然自己也喜欢养门客,但魏无忌结交赌徒和酒店伙计的行为有点太丢面子。有些人,结交门客是为了沽名钓誉,而魏无忌却是真心求才。原文: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出自《史记•魏公子列传》信陵君不可忽视的军事才能魏无忌作为战国四公子,除了品格优越,还有一个容易忽视的能力——军事能力。他虽然一生中只打过两场仗,但这两场仗不仅都取得了胜利,还都影响了整个战国的历史,其中第一场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窃符救赵。长平之战后,秦国迫不及待想要灭亡赵国,魏无忌知道,如果赵国灭亡,那么秦国下一个目标就是魏国,魏王胆小,不肯发兵救赵,于是魏无忌便偷了虎符,带着魏军奔赴邯郸。在邯郸外,魏军与秦军相遇,魏无忌大败秦军。自商鞅变法以来九十多年,秦军一直以强大的姿态攻击他国,可是在魏无忌面前,秦军只落得一个投降撤退的结果。第二场仗是魏无忌率五国联军,营救魏国。在窃符救赵后,虽然魏无忌是立了大功,但毕竟偷虎符是大罪,他不敢回国面对亲哥哥,选择继续待在赵国,一待就是十年。这十年间,秦国看魏无忌不在魏国,便开始不断攻击魏国,魏王实在没有办法,只能派人带着魏国相印,前往赵国迎魏无忌为将。“如果没有了魏国,那魏国公子又算什么人呢?只有强大的魏国在,信陵君才存在”,在门客们的劝说下,魏无忌接过了魏国相印。只靠魏国的兵力,自然是无法与强大的秦军抗衡,魏无忌派门客去各国借兵,结果赵、楚、燕、韩四国一听信陵君回来当了主帅,纷纷派兵来支援。于是魏无忌率领五国联军,痛击秦军,一路攻到了函谷关,逼得秦军只能紧闭关门,不敢出来迎战,秦国吞并六国的脚步,因为这一仗,向后推迟了十多年。强大如秦国这样的军队,两次被同一个人打得连连败退,魏无忌的治军之才属实让人佩服,这一战后,信陵君名震天下。聪明如信陵君,最终也逃不过猜忌凭借强大的情报网,信陵君能够立下赫赫战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知晓先机,哪怕是远在他国的事情,只可惜他忘记了将这个能力用在己方,也就是魏王这里。《史记》中记载:一日,信陵君正与哥哥魏安釐王下棋,忽然从北方传来战报,说是赵王率兵入侵,魏王立刻起身想要召集众臣商量对策,结果被信陵君制止。信陵君说,赵王只是在打猎而已,并不是入侵魏国。说完便继续悠哉悠哉地下棋,魏王却依然坐立不安,无心下棋,直到北方又传来消息:赵王确实在打猎而非入侵。魏王听后非常诧异,信陵君很淡定地告诉哥哥,自己有个门客在赵王身边深得信任,赵王的一举一动都会汇报给自己。信陵君的消息得到了证实,却也在魏王的心中埋下畏惧与猜忌的种子。原文: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赵寇至,且入界”。魏王释博,欲召大臣谋。公子止王曰:“赵王田猎耳,非为寇也。”复博如故。王恐,心不在博。居顷,复从北方来传言曰:“赵王猎耳,非为寇也。”魏王大惊,曰:“公子何以知之?”公子曰:“臣之客有能深得赵王阴事者,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臣以此知之。”是后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出自《史记•魏公子列传》信陵君从没想过在自己哥哥面前收敛锋芒,但堂堂一国之主掌握的信息竟然都没有信陵君多,赵王身边都安插了人手,那魏王身边呢?君王向来容易多疑,在信陵君看来只是芝麻大的小事,在魏王看来背后的含义却太可怕了。信陵君两次痛击秦军,打得连秦王都开始恐惧,不得已只能使出反间计,派人在魏王面前散布信陵君要造反的谣言,同时派人到魏国境内假装祝贺魏无忌登上王位。魏王会相信自己的亲弟弟会造反吗?或许是不信的吧,但涉及到王位,涉及到性命,即便是亲兄弟又如何?更何况信陵君的强大早已在魏王心中种下了猜忌的种子,种子长成了一根刺,是时候拔除这根刺了,魏王派人代替了信陵君上将军的位置。被解除权力的信陵君心灰意冷,每日沉迷酒色,不再上朝,仅仅四年就离开了人世,从此魏国失去了最后的顶梁柱。十八年后,魏国被秦国灭亡。李白称赞信陵君: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救赵复存魏,英威天下闻。信陵君作为千古偶像,侠肝义胆,礼贤下士,深谋远虑,是名副其实的谦谦君子,真国士也。在秦国的虎视眈眈之下,信陵君虽然不能改变魏国、赵国最终灭亡的命运,但他就像那即将西下的夕阳,发出了属于自己的最后一抹光芒。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星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