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意味着永远不必说抱歉

来源:星辰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2-21 02:15:03人气:0
爱情故事

视频爱情故事状态年代:0

主演艾丽·麦古奥瑞安·奥尼尔约翰·马利雷·米兰德更新时间:2021-11-26 23:52:33

洋溢着青春浪漫气息的哈佛大学校园中,富家子弟奥利弗(瑞安·奥尼尔RyanONeal饰)遇见了聪敏可爱的女生詹妮弗(艾丽·麦古奥AliMacGraw饰),他被女孩的机智俏丽深深吸引,两人迅速坠入爱河。然而,当有权有势的奥利弗家族得知——儿子的未婚妻竟然出身于一个烤甜饼的家庭,他们极力反对这桩婚姻。深爱着詹妮弗的奥利弗不顾家庭反对,毅然与爱人成婚,并不惜与家族断绝关系。婚后生活虽…

《爱情故事》是由阿瑟·希勒指导,艾丽·麦古奥瑞安·奥尼尔等主演的爱情片,于1970年在美国上映。1971年,该片在第43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得多项提名,最终获得最佳配乐奖。每次听到《LoveStory》这首曲子总会把人再次带回影片中,白茫茫的雪景映入眼帘,就如里面的爱情那样洁白无瑕。旋律在心中划过一次次刺激心脏的感觉,让人感动得想落泪。1.“Whatcanyousayabouta25-year-oldgirlwhodied?Thatshewasbeautifulandbrilliant?ThatshelovesMozartandBach?TheBeatles?Andme?”影片一开头就交代了悲剧性结尾,男主望着昔日嬉笑玩乐的溜冰场,回忆着那段美好的时光,留下落寞的背影。这段感情开始有多甜美,最终就让人感到有多悲伤。青春洋溢的哈佛校园,一对青年男女因在图书馆发生口角而产生交集,之后经过多次试探与表白而相爱。富家子弟奥利弗和烤甜品家庭出生的珍妮的这段爱情因门第悬殊而受到奥利佛父亲的反对,深爱珍妮的奥利弗毅然决然和父亲断绝关系,与爱人成婚。婚后两人的生活虽然十分拮据但充满甜蜜,奥利弗在妻子的扶持下完成硕士学位并取得律师执照,眼看生活开始好转,珍妮却患绝症,最终离开人世。那一年,她只有25岁。影片没有过多的跌宕起伏,而是以一种朴实的叙事将两人的爱情故事、婚后生活进行呈现。他们彼此依偎在怀里看书,玩弄着对方的脸和头发;在下雪天两人相继坠入雪地,四脚朝天地埋进雪里,珍妮手捧着雪,像个孩子一样吃起来,奥利弗望着他痴呆地傻笑;珍妮会去看奥利弗的棒球比赛,奥利弗也会专程去看珍妮的演奏,全程目不转睛地欣赏,就好像是初见。影片中最让人感动的场景是心意相合的求婚,以及珍妮离世前依旧在奥利弗。珍妮说自己即将远赴巴黎学音乐,奥利弗带着哭腔甚至嘶哑的声音问道:“Whataboutourmarriage?”被珍妮问到为何想娶她时,一句“Because……”后的无言,珍妮说“That’sagoodreason.”原来爱不需要表达,对方就能感受到。珍妮临终前让奥利弗不要去想巴黎,不要觉得是因为他才放弃去巴黎寻求梦想的机会,因为“Lovemeansyoudonothavetosayyouaresorry,ever.”虽然电影在剧情切换和剪辑上有时让人不明所以,在故事交代上并不完整,甚至在情感表达上也没有刻意渲染,但这种为爱付出,为爱而牺牲的纯粹情感总是打动人心。也正是因为这种感情的稀有,才让人对现实感到难过。2.这部电影很难让人不想起韩剧《哈佛爱情故事》,同样是发生在哈佛校园,男主金贤宇(金来沅饰演)也是法学院学生,出生于世代名望的法律家族,而女主李书仁(金泰熙饰演)家境贫寒,是哈佛医学院的学生,在美国半工半读。他们在哈佛校园相识相爱,女主后来患有T细胞淋巴癌,但最终战胜了病魔,两人结婚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在韩剧曾大热的21世纪初,三大套路就是癌症、车祸、治不好,从这个角度去看待《爱情故事》,灰姑娘加上白血病,观众恐怕已经对这种俗套剧情产生免疫,但这部电影在上世纪70年代却有其时代意义。电影改编自美国作家埃里奇·西格尔创作的同名中篇小说《爱情故事》,创作背景是1969年到1970年。20世纪70年代是一个非常微妙的时刻,60年代的激进主义运动开始衰微,保守主义正在回流。《爱情故事》里面所勾勒的男主奥利弗反抗和回归的心路历程,正映射出时代的心理史。在一个信奉物质主义、金钱至上,精神危机、信仰失空的年代,追求个人精神独立自主,为了爱情而自我牺牲,面临经济的困窘始终对爱情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给70年代的美国带来一股清流,为当时因信仰失空而陷入自我怀疑的青年给予慰藉。就像《死亡诗社》中的经典台词说得那样,文学、电影、音乐这些艺术,总是能够给给人的精神带来慰藉,给生活带来意义。但有时也会引起一股反方向的效应,像梅姨主演的《廊桥遗梦》在追求个性解放、个人自由主义至上的90年代美国,就掀起了一股离婚潮。3.曾和一位朋友关于什么是真正的“爱”进行过讨论,我的观点是大部分人拥有的只是“感情”,而不是真正的“爱情”,因为爱的定义过于崇高,而世俗之爱只是广义上的爱。“爱,是指人类主动给予的或自觉期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爱是人的精神所投射的正能量。是指人主动或自觉地以自己或某种方式,珍重、呵护或满足他人无法独立实现的某种人性需求。包括思想意识、精神体验、行为状态、物质需求等。爱的基础是尊重。所以,爱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情感,是人对人或人对某个事物的深挚感情。”为此,我查了一下爱的定义,可以看到几个关键词:主动给予、珍重、呵护、尊重、发自内心。而我们经常提到的爱即“世俗之爱”总是会掺杂很多因素,因为人性本身是复杂的。我们在付出时往往害怕受到伤害,亦或是希望得到回应,于是变得不敢付出、不愿主动。因此,我们在本质上是自私的,大多数人很难感受到真正的爱所给予的那种幸福感和满足感,因为其中强调的是一种“主动性”和“付出”。《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结尾,小四一直想感化小明,但并未尊重小明的个人意愿,只是以自己的评判标准来强加自己的价值观给小明,当小明并不接受他所谓的“感化”时,小四将小明一刀捅死作为对自己所爱的“美好”保留,这种带有侵略性的爱是扭曲的。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像是上世纪美国的结合体,跨进新世纪后,刚从绝对控制的状态中逃脱,对个人自由主义的推崇便甚嚣尘上。金钱主义扼杀人性之善,精致利己主义消磨感情之真,在信仰失空的新世纪,人被物质掌控,于是渐渐异化。居高不下的离婚率,快餐式爱情,充满诱惑的社会,使人们逐渐失去对感情的忠贞与坚守。正是由于对于时代的失望,对自己的失望(因为深刻意识到自己是有人性弱点的),于是就有了“恐婚”“不婚”“懒婚”一族的出现,甚至出现“不婚不育保平安”的说法。即使珍妮家里都是天主教信徒,奥利弗和珍妮因不信仰任何教派,选择由市长见证举行婚礼。婚礼上,两人深情的誓言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受到他们感情的坚定并为之祝福。影视故事总是美好又打动人心,也正是因其稀有我们才会为之感动。但生活还是以世俗为主,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纯粹之爱”,我们都得在生活中沉浮,在挫折中妥协,在世俗中学会爱,毕竟我们都只是普通人不是吗?毛姆的《爱德华·巴纳德的堕落》中“任何瞬间的心动都不容易,千万别怠慢了它”让人印象深刻,但现在的我们,最难得不是懈怠,而是心动,以及心动后的坚持和无畏。本文版权归作者momo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星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