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四个镜头看懂黑泽清电影

来源:星辰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2 02:39:36人气:1
为什么电影手册将《岸边之旅》选入年度十佳?并对戛纳将其流放到一种关注单元里而感到不满?而又为什么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放映时一片差评,甚至被骂?这其间的差距实在太大,口碑完全呈现两极化。当然你可以说,黑泽清迎合了手册知识分子们的趣味。也可以愤然中途退场,不用委屈自己去欣赏所谓的高逼格电影。完全可以理解。因为黑泽清电影向来“难看”。看看6.1的低分,就知道它是有多么的不受待见。但为什么黑泽清电影这么“难看”?因为黑泽清从来不是一个“讲好”故事的导演。他所有的电影里的因果关系都是断裂的。他的叙事充满跳跃性,让人很难跟上。因为既然影像能说明的,为什么一定要用语言说出来?(这也是黑泽电影主角大多沉默寡言无表情的原因,你无法预读情节发展)他所要表达的,都藏在那些光影里,体现在场面的调度之上。比起故事本身,黑泽清远相信影像的力量。就拿本片的开场来说。摄影机首先用全景拍摄背对着我们,在做白玉丸子的深津绘里(图1)。一个人,一盏日光灯,安静得能听到勺子碰撞瓷器的声音。加上一种窥视的视角,不安的情绪正在被酝酿。紧接着,一个近景的反打,对准深津,然后摄影机慢慢从右向左缓慢的移动(图2)。这种移动像是揭开面纱,即将告诉我们她背后的“真相”。而即便移到尽头,却发现什么也没有。我们悬空的心稍稍落下。而又再一次,镜头又回到最初全景的位置,以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构图。深津好像察觉了什么,突然缓慢的转过头来(图3),这种慢和刚才横移一样让人紧张。她直直的面向了镜头,也面向了我们。深津到底看到了什么?镜头又一次以同角度反打,此时钱野忠信突然出现在刚才摄影机=窥视的位置上(图4)。lt;图片1gt;lt;图片2gt;lt;图片3gt;lt;图片4gt;仅仅四个镜头,黑泽清就制造了四种不同层次的恐怖。被窥视的恐怖,“真相”逼近的恐怖,目睹“真相”的恐怖,和毫无征兆出现的恐怖。黑泽清从来不用那种靠过剩的恐怖形象,沾满鲜血面目狰狞的妖魔鬼怪等等来强制性刺激感官。而是将其隐藏在不安的氛围里,安排在周密的调度之中,深层次的刺激观众心理。而这种手法,是黑泽清恐怖的美学所在。而本片关键还在于浅野出现的方式。与其说他站在那里,不如说是悬浮在空中。他一动不动,我们看不到他的腿,也看不到他的表情,只有一身橘色的风衣不真实的凸显在一片黑暗里。右边窗帘的黑色,和左边卧室的黑色,消解空间的立体感,增强了浅野存在的虚构性。(记得黑泽清说过,如果制造立体感是电影的使命的话,在我的恐怖电影里则反其道为之)如果看到这你还是不以为然,那我们继续看黑泽清如何处理浅野出现的位置。浅野出现的位置恰好是,卧室和厨房的中间,也是靠窗缘边。这显然不是巧合。因为窗缘是内部和外部世界的边界。而厨房=明室表示现世,而卧室=暗室,也就是浅野以前的房间,表示着阴间。也就是说,浅野出现在两重边界线上。这和结尾,浅野消失在大海岸边形成完美呼应。岸边,既不是此岸也非彼岸的中间状态,它混沌暧昧而不稳定,作为主题始终贯穿着本片。比如,浅野扮演的优介到底是什么呢?是拥有灵魂的僵尸,还是说是拥有身体的幽灵。正因为他的不稳定的属性,消失成了无法逃脱的宿命。而以上不过,仅仅开篇四个镜头里黑泽清的场面调度分析。我有幸在屏幕看了两遍,很是喜欢。远不是贴图的这种效果。限于时间和篇幅有限,在此不再多谈。如果你用同样的方式去分析这部电影里每一个镜头,和他的每一部作品。黑泽清电影就不能用装逼二字轻松打发,他有着他独特电影美学世界。详见:岸边之旅:穿越生死的人鬼情未了本文版权归作者荒也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星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