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面》:希望能分开打分

来源:青柠影院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6 10:02:08人气:0
对立面

视频对立面状态:正片年代:2022

主演童瑶宋洋张华崔臻允更新时间:2023-12-27 14:59:06

高冷窃贼入室盗窃,却遭遇“被犯罪爱好者”。 篮球少年博弈广场大妈——再现“一个球场,各自表述”。 她沉睡、吵闹,哭泣,始终不愿意完成最后的拼图。 他越狱、抢车、私闯民宅、提刀杀人,却最终收获爱情。 多年未见的兄弟重逢,行窃同样靠脚步。 出租车司机为实现撒尿自由,哪里都是公共厕所。 父亲与狗同时走丢了,到底要先找谁? 由7个独立故事组成的《对立面》,也是生与死,黑与白…

First这次的《对立面》像一个究极混搭版拼盘愣是要选出来一个关键词一样,感觉题目叫《first训练营六部作品成果展示》也没啥问题。完全独立六部,彼此之间风格叙事各不相通,只能说是毫无关系,我就当这个概念就是训练营的作文题交了六篇作文了。七个作品,一个估计很爱宁浩,一个怕不是吞了韦斯安德森,三个同人文老套常用梗,两个原生家庭失独父子情。虽然听说是就在西宁赶着3-4天拍出来的,结果既看不出来是西宁限定的故事风格,也没觉得时间赶了能证明什么。编和导都太明显偷懒了,核心剧本不够好,导演风格也不太立得住,叙事节奏上只有玩小人物尊严讽刺喜剧的《太阳雨》和拍少数民族“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拍的非常漂亮的《来客》勉强说得过去,整体实在是夸不出来。*最喜欢第三个《太阳雨事件》,节奏最稳,4比3画幅配鱼眼镜头,广角加特写,我脑子里出现了追着王宝强抢面包的黄渤。小人物的苦闷生活转成极尽讽刺效果的喜剧,拍摄风格感觉是沿着宁浩商业片的路子出来的,用的还算娴熟,借喻的镜头语言非常巧妙,包括“太阳雨”这个标题意象也很有趣,整体完成度最高了,也是印象最深的一部。唯一问题:不建议下饭的时候看。第一个《属于我们的黑夜》实在太落俗套了:好惨一个家暴女碰上好善良一个逃犯,被打与打人,前面她救他,后面他救她,最后俩人吃个饭买个衣服蹦个迪互相救赎一下,制止一下还没开始的犯罪,再来个缠绵的眼神然后半夜开着车一起浪迹天涯,再加个为了过审不得不加的字幕:次日一起自首。非主流的头发配摇晃的灯球,边缘小城的破旧小楼里还得有个一直有底噪的灯泡。Boring,白瞎了童谣身上独有的力量感被导演弄来当个美强惨的家暴女意淫对象。我开始在反思为什么东亚人天天被生活已经pua的够苦了还愿意天天写这些拍这些看这些。第二个《狗儿子》,主题不新不旧,老人vs宠物,原生家庭中永远无法互相理解的父子,加班忙的孩子手里没有一张父亲的照片,一心给孩子要介绍姻缘的老父亲对狗丢了这件事不当回事,老父亲为了狗出寻狗启示,孩子看见启示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最后还得是挣脱绳子跑丢的我们柯基自己找到家。中间孩子和老父亲共享的那个问题还算巧妙:“找人还是找狗”,应该也是导演埋的题眼了吧。主题选点其实蛮细腻的,听说是唯一一个女导演,但整体还是中规中矩的中规中矩。第四个《拼图》,黑白色调带出往事回忆,生者错乱以为死者没死,明摆着是拼拼图,实际上是跟过去的回忆一步步和解。色调和风格都还蛮喜欢,但还是那个问题,太普通了。难道世界的尽头是同人文吗?感觉都是同人文用烂的梗,叙事上拍不出什么新意,时长所限,细节堆积的不够(打赌、硬笔、拼图的点还算不错),节奏有点慢,情绪也很难拉上去,最后的黑白转有色也是视觉语言用烂的手法了,除了艾老师演的真的很好很好,其余真的很一般。第五个《球场9》,又是写“城市化进展太快阉割了多少人的梦想和生活空间”的传统叙事,视角选的小男孩和广场舞队争打篮球的场地。从开头找篮球场地得从卫星地图里找就能感觉出背景一直在暗示城市的变化:破楼板、堆积的建筑废料、修了一半的楼房、远处的大吊车、背后给座椅刷新漆的工人。但是太多空镜堆时长了,直接拉慢了整体的节奏,很容易陷入毫无意义的视觉疲劳里。事感又不强,所有对话和故事的冲突地方全都因为空镜被削弱了力量,情绪生生被打断,非常不舒服,是我看的最难受的一个。我总是感觉写城市化题材的片子很难写好,很明显地能感觉出创作者自己都对这个话题没有很强烈的观点,只有既不恨城市化又不爱城市化的疏离感,它就变成了一个非常淡漠不尴不尬的东西,极难打动人。第六个《如斯》,标准的离异家庭兄弟俩最爱用的设定,还是那句话,怎么看怎么像同人文。离异家庭的俩小孩,跟爸爸的哥哥现在有房有家有老婆,跟妈妈的弟弟吃尽苦头浑身伤痕债台高筑,十几年没见再相逢只是为了分去世亲爹的俩个瓶子,嫂子不想给,哥哥想一人一半,弟弟想俩全抱走还债,结果在几十年前小时候同样的地方摔了一跤。小时候他摔了,哥哥说你别哭我把妈妈让给你,现在他摔了,哥哥粘好了碎花瓶说,我带你去还钱我们以后好好生活。硬要解释,这就是感天动地好菩萨哥哥和良心不安生活所迫的爱撒娇弟弟不得不说的故事。我也不敢说这是不是“真正”的现实,但荧屏上的相似叙事实在太多,我开始怀疑这是不是只是一些人臆想中的“现实主义”,拍的相似又没办法拍的比人家好,那说到底就很难满意。第七个《来客》,少数民族主题,第二喜欢的短片。孤寡独居老人和“小偷”男孩的叙事,老人把对儿子的想念移情到了这个差不多大的男孩身上,一边安慰一边关怀一边教育,甚至鼓励小偷绑架自己来“要挟”亲儿子回家,结果儿子也不来不管,颇有些同命相怜的意思,渐渐的老父亲在这个男孩走的时候说:欢迎你以后能来家里吃(以前专门给儿子留的)冰激凌,而孩子说:以后您家衣柜别堆满了(因为他一开门的时候藏衣柜里了)。很温馨的故事,主要还是两个人长得都挺帅。唯一吸引我的就是中间有几幕的镜头,对打镜头配合站位极端的对称,非常的布达佩斯大饭店,导演吃了多少韦斯安德森啊。好的是这种镜头手法用在维族风格的故事上确实非常合适。概括一下吧:电影在我心目中虽然不必达到纯文学的程度,但咱也不能是同人文水平。有几个给我个感觉就是套上任意一对cp的名字都能比这剧本写的好,一个最鼓吹青年人创新的青年人电影节训练营作品就别再往这些已有的路子里去套了吧,求你了求你了。copy;本文版权归作者星星提醒我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青柠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