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用最硬最冷的科幻温暖全世界

来源:星辰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16-09-12 17:09:45人气:231
世间万物皆有两极,天地阴阳,众生男女。男女之外,还有弯直的区别。而科幻呢,则大体上可以用软硬区分。 在谈《火星救援》的硬之前,我们先来说说科幻的软。所谓软科幻,凡是小学没有肄业的,基本都写过。比如语文…
AD2

已到第一张图片了。

重新播放

AD1

已到最后一张图片了。

重新播放

1/7
上一个
  • 《火星救援》:用最硬最冷的科幻温暖全世界第1张图片
  • 《火星救援》:用最硬最冷的科幻温暖全世界第2张图片
  • 《火星救援》:用最硬最冷的科幻温暖全世界第3张图片
  • 《火星救援》:用最硬最冷的科幻温暖全世界第4张图片
  • 《火星救援》:用最硬最冷的科幻温暖全世界第5张图片
  • 《火星救援》:用最硬最冷的科幻温暖全世界第6张图片
  • 《火星救援》:用最硬最冷的科幻温暖全世界第7张图片
下一个
  • 《火星救援》:用最硬最冷的科幻温暖全世界第1张图片

    《火星救援》:用最硬最冷的科幻温暖全世界第1张图片(1/7)

  • 《火星救援》:用最硬最冷的科幻温暖全世界第2张图片

    《火星救援》:用最硬最冷的科幻温暖全世界第2张图片(2/7)

  • 《火星救援》:用最硬最冷的科幻温暖全世界第3张图片

    《火星救援》:用最硬最冷的科幻温暖全世界第3张图片(3/7)

  • 《火星救援》:用最硬最冷的科幻温暖全世界第4张图片

    《火星救援》:用最硬最冷的科幻温暖全世界第4张图片(4/7)

  • 《火星救援》:用最硬最冷的科幻温暖全世界第5张图片

    《火星救援》:用最硬最冷的科幻温暖全世界第5张图片(5/7)

  • 《火星救援》:用最硬最冷的科幻温暖全世界第6张图片

    《火星救援》:用最硬最冷的科幻温暖全世界第6张图片(6/7)

  • 《火星救援》:用最硬最冷的科幻温暖全世界第7张图片

    《火星救援》:用最硬最冷的科幻温暖全世界第7张图片(7/7)

世间万物皆有两极,天地阴阳,众生男女。男女之外,还有弯直的区别。而科幻呢,则大体上可以用软硬区分。

在谈《火星救援》的硬之前,我们先来说说科幻的软。所谓软科幻,凡是小学没有肄业的,基本都写过。比如语文老师最喜欢布置的诸如《未来梦想》这类供小朋友意淫的作文,未来世界,飞碟满天飞,biu的一声从地球到人马座——不提供任何技术细节——就是软科幻。

当然,也不能太软,不管是什么形状的飞船,但好歹金属载体和发动机还是支撑了软科幻逻辑骨架。如果连飞船都没有,只是念咒语——唵嘛呢叭咪吽——那软科幻就化成一滩稀泥,成了奇幻小说。

享誉世界的几部著作,如阿西莫夫的《基地》和赫伯特的《沙丘》,都是套着宏大宇宙外壳的人类历史隐喻,几千几万光年的距离,在他们笔下和去隔壁老王家串门一样方便,什么超光速曲面空间折叠跃迁,科幻大佬根本不去考虑。

和他们相对的,是贪恋技术细节和恪守规律的硬科幻阵营。这一方因为早些年跟不上“人有多大胆滴有多大产”的神逻辑,在中国被打成了右派。不过改革春风吹满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刘慈欣《三体》横空出世,中国科幻的腰杆子从此硬了起来。

早些年,在我还在读书的时候,语文课本上有一篇名为《冷酷的平衡》的小说节选,讲的是一个姑娘偷偷溜进太空飞船,导致配重变化,船长不得不为了额外的质量,而痛下杀手将姑娘抛出舱外。

当时觉得宇宙飞行好残忍。何必呢,不就是多了一个姑娘而已,100斤都没有冗余的飞船设计会不会太渣?直到后来读到《三体》,才知道自己太天真。

为了把云天明送到三体,为了获得足够的推进速度,飞行器配重一减再减,最终硬科幻的冷酷在《三体》中那枚单独剥离的“大脑”上淋漓尽致的呈现在世人眼前。

如果说《三体》算得上拥有完整的科幻“硬核”,那么安迪威尔笔下的《火星救援》其“坚硬”度堪比一方六棱钻石。

从种火星土豆开始,《火星救援》所铺陈开去的每一道化学方程式,都进一步坐实了“史上最硬科幻”的称号。以至于作为文科生的我,在翻看小说的时候,不止一次的想——要是老子被仍在火星上,所能做的大概就是写首打油诗作为遗书吧。

《火星救援》小说用主人公马克沃特尼的视角以文字日志的形式表现出火星生存的残酷,基本上就是在 “火星要弄死我”和“我不能让火星弄死”的交替斗争下发生的一出现代社会外太空版的“鲁滨逊漂流记”。本质上和百年前法国科幻大咖儒勒凡尔纳的《神秘岛》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在我看来,《神秘岛》上用两片眼镜玻璃注水粘合再用太阳取火的过程,同《火星救援》里两亿公里外的大便培植土豆一样,都是一曲写给科学精神的赞歌。

相同的,是在科学信仰的支撑下,绝境之处的人类总能够从心底深处战胜恐惧,人定胜天虽然扯淡,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大旗,还是飘扬在火星广袤平原之上。看着一株绿叶从鸟不拉屎的火星荒漠中破土,除了对科学的敬佩之外,不管是读者还是观众,那种对于生命无价的感动也在心中发出新芽。

不同的是,凡尔纳时代里白种人对于有色人种的偏见糟粕,在百年之后已经荡然无存。世界大同,好莱坞多年前就为了政治正确性,保证了演员表也不缺奥林匹克五环精神。而《火星救援》中再一次出现中国的身影,就不光光是出于对黄种人和票房市场的考量。作品本身严谨技术逻辑的要求下,担任世界救星的可以是美国,但能救美国的只能是我们华夏儿女。

毕竟,从《地心引力》借助中国空间站逃生开始,梦想照进现实,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再一次通过《火星救援》告诉世人,Made in China不光是是苹果富士康的选择,还是NASA的唯一机会。为了拯救美利坚合众国的植物学家,电影里中国国家航天局贡献了太阳神,原本自己的梦最后只化为地球同步轨道的一次“粮食运输”。

大家和我一起念: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

光唱国际歌,《火星救援》是无法成为一部伟大的作品。安迪威尔作为理科生,难难可贵的是,他给原本艰涩如技术指南的文字裹上了一层厚厚的“黑色幽默”糖衣。在穿着厚重太空衣的时候,放一曲70年代迪斯科;在和地球取得联系的感动瞬间,让主人公对NASA官僚竖中指……你们说理科生无趣,我就在火星上给你看看什么叫痛并快乐的逗比。

不过,仍有遗憾的是,《火星救援》这样一部充满“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道理的作品,一旦从文字转化为影像,感性层面的视觉传达立体丰满的同时,其理性层面的生存细节就不得不在时长所限中妥协甚至被忽略。于是,文本间那个自救于天地间的火星之王的形象在取舍间黯淡下去,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更偏向于在影片最后的纽约时代广场上用直播大屏幕向世人展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的春晚大联欢效果。

在镜头语言上,电影《火星救援》从始到终都是一付冷峻的现实主义面孔,漫天的飞沙,让饱受沙尘暴洗礼的中国观众拥有了一份特殊的代入感。看着马特达蒙被埋在红砂中,彷佛我们的嘴里也多了一股熟悉的石子味。但这种硬科幻的风格克制,最终没能挺到最后,当赫尔墨斯号在火星高空轨道和坐着“敞篷车”升天的马特达蒙相遇的时候,细长的橙色救生缆绳绵延百米,飘荡在无垠的真空中,环抱着两个人的久别重逢,如诗,如歌,如敦煌飞天。

我想,《太空救援》之所以用最硬的科幻打动了所有人心底最柔软的那一寸,大概是因为,今天的我们仰望星空时,和莫高窟的先人们一样,都做着同样的梦,别无二致……

《火星救援》高清在线观看鱼窝电影www.yudewo.com提供如果您觉得本站不错,请推荐给您的好友!

更多>>

最新资讯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星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