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尼泊尔

来源:星辰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8 18:04:45人气:0
灿烂阳光

视频灿烂阳光状态:DVD年代:2016

主演DayahangRaiAshaMayaMagratiRabindraSinghBaniyaSumiMalla更新时间:2018-11-10 20:39:56

内战连绵多年之后,一名尼泊尔共产党员终于收拾行囊,带著路上巧遇的孤儿返回偏远家乡,好为甫逝世的父亲奔丧。他的亲兄弟在内战中投入了敌对阵营,水火不容的两人只好约定暂时休战;妻子则生下了其他男人的女儿,小女孩却以为他才是自己的亲生父亲。在抬着遗体下山火葬的这趟险峻路程中,隐忍已久的对立衝突终于全面爆发。 导演将延烧十年的尼泊尔内战巧妙纳入一场葬礼之中,在这座偏远…

写影评前必须先检讨一下,打开这么一部描写第三世界现实的虚构作品,自然是带着他者的异域视角的。我的粗浅理解,不能为理解这个国家有任何客观助益;但至少,也是主观的观察。之前看过印尼的、印度的、伊朗的等等,是同样的出发点。的确,选择这部片子切入这个国家和一段并不久远的悲痛历史,能给人很多方面的概览。政治学上有关于“革命第二天”的理论,而这部电影则是现实中“后革命”的生活切片——毛分子功臣回家为政见、宗教观不同的父亲送葬,时间是2008年。08年4月,尼泊尔举行制宪会议选举。5月28日,尼泊尔制宪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加德满都国际会议中心通过由尼泊尔临时政府提出的议案,宣布废除君主制,将国体改为联邦民主共和国。主席的位置,自然地,是推翻了帝制的毛主义者们。尼泊尔的革命历程相当长。沙阿王朝自1768年延续,一直持续到2008年才被废除。期间,曾遭英国侵略,大片领土被划给英属印度。二战后,人民独立战争的火焰燃烧到尼泊尔,反对王朝的斗争频频出现。但是,1962年,“印度教立国”却被正式写入宪法,使得尼泊尔成为了“印度教王国”这一政教合一的帝制国家——其带来的宗教思维,种姓制度一直延续,在片中也能看出。九十年代以后,社会斗争愈演愈烈,国家中出现多个政党,而尼共则在深山打游击战,赢得底层群众好评——尽管后来,当初的承诺并未兑现,正如片头广播中说的一样。2008年,革命胜利,联邦民主共和国成立。主角Chandra(党名Angi)是游击战中PLA的好同志,立下赫赫战功。革命已经胜利,父亲却在老家逝世。影片开头,便是广播中的声音,尼共的首领解释为何没为底层群众带来当初承诺的好处,而镜头一转,我们发现,听着广播的,是Chandra已经死去的父亲,手中握着一个卡片(不知有何寓意?可能是儿子的电话)。于是,我们知道国家的政治层面,变天了,毛分子们掌权了,且在妥协中没有完成当初的承诺——多么熟悉的剧情。宗教层面,印度教依旧主导,这样的意识不随骤然剧变的政治局面而立即转换。女子不能碰逝去的高贵男子(村长岳父)的尸体,种姓制度的等级之分仍然根深蒂固;毛分子们不信牛鬼蛇神,但是却依旧要随着祖辈的愿,进行宗教火化仪式;而仪式的老祭司,也恪守传统,不愿妥协,禁止一切“不洁”的因素影响这一过程;作为子辈的Chandra的亲弟弟,也绝非进步主义者,仍固守帝制和宗教思维,而二人的针尖对麦芒,成为了片中时时无法为老人送葬的根本原因。社会经济层面,十分凋敝,因为人丁在常年战争中丧失大半,尤其是青壮年。因而剩下的孤儿(片中的小男主和他的朋友们)靠帮别人搬东西为生,村中仅是空巢老人,没有力气为其他死去的老者送葬到河边,举行宗教仪式。如果仅仅是列举政治、宗教、经济、社会层面的内容,那么这绝对是失败的灌输。但是,这部电影寓社会现实于生活现象当中,从多重视角(尤其是孩子的)窥探涉及战争、革命、人生、家庭等重大的母题,穿插得当,安排妥帖,流畅自然。如果想一窥尼泊尔,这绝对是值得推荐的影片。本文版权归作者Javen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星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