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丑什么的,一对比就出来了

来源:青柠影院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30 01:37:54人气:0
圣罗兰传

视频圣罗兰传状态:BD中字年代:2014

主演加斯帕德·尤利尔杰瑞米·雷乃路易·加瑞尔蕾雅·赛杜更新时间:2020-08-06 21:31:01

同性恋在上世纪60年代仍是禁忌,却因此更加刺激。翻看那些年的时装杂志,不难发现巴黎最时髦的同性恋审美观,是一种带着30年代脆弱、纤娇、又混合名著小说里书生气质的Dandy美态,包括Yves Saint Laurent。 1957年接掌Dior时装屋后,Yves认识了到巴黎学画却成为艺术品商人的Pierre Berge。1961年开始,Yves Saint Laurent与Pierre Berge同居,并携手开创YSL时装屋。…

最近好像在流行「用核心人物本身职业的特色去架构电影」。YSL,无论是把他定位为「流行艺术家」(lt;--小伙伴们可自由分词)还是「时尚大师」亦或者就是个「做衣服的」,他的工作主要是视觉相关。画,本来就是比文字信息量多出一个维度的载体。FransHals可以寥寥几笔(当然不止!)让一个人的身底家世、兴趣爱好、婚姻关系、职业阶位乃至性格习性跃然而出,比几万字的介绍资料都要更具像更生动。而电影还多出了音乐和时间维度,天然有能力将海量有层次有重点又条理分明地呈现给观众。这也是电影对比主要依靠台词的戏剧形式的最大优势。就看你会不会擅加应用了。本年度另一部YSL传记,我形容为「拉稀」,就是噼里啪啦把肚子清空算完。在出场人物数目相当,贯穿人生履历相近,也同样是工作和私生活一揽子扫,这部就端的有律动有灵魂有性格有审美。因为它极尽其能地妥善利用了「镜头」和「配乐」。影片的开头YSL的工作人员看似闲聊的一句「老板把音乐放上了」,及YSL请他正在汇报行程的秘书离开时使用的奇葩理由「麻烦您让我清静地听会音乐」,开门点明人物的心理活动主要由音乐呈现。古典和流行交替,表达YSL两种人格倾向及其可能造成的两种结果——坚持并成为经典或者随性顺势化为时代的浪花。在YSL认明了自己的路(做YSL的裙子)之后,宣叙性质的歌剧成为主角。这种做法比使用旁白啊,或者让人物讲出奇怪的台词以「表明心迹」要subtle也简明和优雅得多,自然也是更符合YSL本身的审美趣味。影片有一位隐形的角色:气质上某种程度与YSL相似的普鲁斯特。除了有关他的房间这一重复出现的素材外,YSL的母亲来探儿子时,这位意识流作家的像也立在后面的书柜上。普鲁斯特对母亲依恋极深,他的像出现在母子相聚话幼时的场景里已经很能说明YSL跟母亲的感情,省去了多少其他交待的缀笔!最重要的是与普鲁斯特的小说一样,本片非以叙事为目的,也不以时序为展开,而是侧重心理描写。这跟YSL在影片开头以「累赘」为由扯掉模特的袖子一样,是影片在向观众自白风格。不使用画外音,心理的阶段表达靠音乐,连续发展则靠道具。其中最重要的两样是镜子和佛像。在古典绘画中通常承载vanity这一涵义的镜子,几乎在每场戏里都能找到存在感。甚至有几个场景是从镜像到实像无缝切换的。YSL带Jacques参观新居时到底说了多少个mirror(s)我都醉了!传说镜子里你会看到自己最渴望的东西(这真不是HP首创的)……佛像则有两尊。一是摆在家里跟美杜莎各居一隅,另一尊则在一本书的封面上。Pierre和YSL玩情趣游戏时正在翻这本书,YSL重新振作画草图时这本书也在床上。而这尊「自初见时就不断带给我(YSL)好运」的佛像就是看起来在影片中存在感很低的Pierre。他替YSL打理诸多俗事,也多得他不离不弃的守护,YSL也没有因毒品或艾滋而早夭。那个「把YSL锁起来然后放出来滚床单」的游戏其实也就是后期Pierre软禁YSL直到他(暂时)戒毒成功后两人重修旧好的情趣版,所以到了这段够拍八点档的监禁爱(并不是!)的时间点上,本片就那么三分钟无痛地跳过去了。至于合好的过程和YSL对这段经历的感受,就借着他看老片流泪的一分钟解释得清清楚楚又不沦至cheesy让戏剧性冲突抢风头破坏全片的风格和节奏。影片使用这招「时序乾坤大挪移」神功,和并列画面,将YSL的几个重要系列与他当时的身心状况完美对接,根本不用加多「鸦片香水的灵感来自于他差点吸挂的经历」或者「这个系列的灵感是来自于军装」「这个系列的色彩缘自于他童年的回忆」之类的台词解说就一目了然,且更为具像生动。影音已经做得如此妥帖,本片的剧本居然也很硬!在做盖棺定论时,穿插了多个角度,一是YSL对自己的认知「我梦到同香奈尔一起吃饭」(嗯,没Dior神马事),二是新闻记者的认同「标题就用YSL的裙子」(与YSL的人生目标不谋而合),这都是献给YSL的「你同香奈尔是颠覆了女装的先锋也是造就了这一艺术的大家,空前绝后」评定,而在片末秘书那句「给我最纯最美的黑色」,影片中出现过两次的小诗和最后几有喜剧意味的「你们看嘛,他还活着」,则是给影片自身的结语——要用YSL的美学来证明他依然活着。像我这样对时尚完全不感冒的人(第一次看到YSL成衣秀还是在98世界杯的开幕式上),也完全陷入到本片ABBA的结构,优雅的表达和精致画面当中。再有想给时装设计师拍传记片的各位导演可以好好学起来。要说本片有什么软肋的话,一是饰演Pierre气场略有点hold不住(这也是拉稀版唯一强过本片的地方),不过这个角色在本片中戏份并不吃重,倒也不是太致命的问题。比较要命的是饰演Jacques的Garrel总是摆出一副ImsexyandIknowit的智商欠费脸,让人想劝他去早点吃药早日就医……不过一直被我嘲笑「演技差就算了,选片眼光跟颜完全就是成反比」Ulliel牌花瓶此番颠覆了偏见,况且还有坦坦荡荡的大鹏,于是一笔盖过一笔,这回我决定原谅casting对Jacques这个角色的失误了。当然,看古典画基本要有点古希腊神话的常识,这种主要依靠音像传递信息又打乱时序的电影,也是需要自己先对YSL的生平经历有大体概念才不至于看到头晕。这个我是推荐看纪录片。反正回避那部拉稀版的圣罗兰传就对了。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青柠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