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沦亡录»

来源:星辰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30 05:50:24人气:2
罗马帝国之衰落

视频罗马帝国之衰落状态年代:1965

主演索菲娅·罗兰史蒂芬·博伊德亚历克·吉尼斯詹姆斯·梅森更新时间:2014-12-24 18:20:14

罗马皇帝在临终之前决定将皇位传给贤臣利比亚斯(史蒂芬·博伊德StephenBoyd饰),这让皇子康莫德斯(克里斯托弗·普卢默ChristopherPlummer饰)感到十分的不快。康莫德斯亲手毒死了自己的父亲,之后,在利比亚斯的辅佐之下,康莫德斯登上了皇位。 虽然身披黄袍,但康莫德斯却一直忌惮利比亚斯的才能,他找了一个借口将他发配边疆。利比亚斯离开后,康莫德斯彻底失去了制约,终日沉迷酒色…

影评和短评中不乏有“«罗马帝国沦亡录》将罗马沦亡原因归咎于一位无能的暴君”以及“反正都是角斗士,所以我讨厌这部电影”诸如此类的评论。第一种评论当是评论者只看到电影片段就大放臆想,殊不知电影在片头4分16处便说罗马沦亡原因“Hadnotonecause,butmany”“这不是一件事,而是延续三百多年的事”,来自这些人的评论是完全站不住脚且只能凸显自己的无知的。而第二种评论则完全没有去指点的必要了,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是这些人坚守的原则,互联网上不缺乏此类两足吠叫兽类。安德鲁曼在«罗马帝国沦亡录»中很隐喻地点出罗马帝国沦亡的几个原因,大抵可以分为以下:帝权与元老院之间的矛盾;对外民族政策及维系持续统治政策的选择;民族仇恨的宣扬;统治者个人生活中的情感纠葛;以及卖官鬻爵的金钱主义盛行。首先是帝权与元老院之间的矛盾与勾结。本片中最突兀也是最迷惑的一个片段是元老院为什么要刺杀先帝马可奥勒留,电影中只说“顺应神的旨意,反正皇帝也是要死的”,他们有可能是畏惧Livius将军做皇帝会威胁到他们的既得利益。元老院此时显然所不再代表“speakforRome”,无论是元老院中层出不穷宣扬民族仇恨的议员,毒杀皇帝的盲眼议员,亦或是片后端与康茂德狼狈为奸的议员们,从中期尚有不少议员反对战争赞同马可奥勒留的政策,到后来宣判Livius为“叛国者”“叛徒”,元老院不再代表着罗马人民,为人民发声。马可奥勒留象征着积极和善的民主,虽然他是一个皇帝,但并不象征着帝权,反倒是康茂德代表着纯粹的帝权:暴力镇压,血腥屠戮“蛮族”。《角斗士》中的康茂德很清楚独裁的滋味,《角斗士》里的元老院也没有《罗马帝国沦亡录》中那般可耻,集体暴政,《角斗士》里康茂德意图处死所有的议员,《罗马帝国沦亡录》里的康茂德与元老院互相利用。其次是对外民族政策及维持统治政策的选择。马可奥勒留主张善待所有的民族,开头赤红色的披风中声势浩大的千人阅兵仪式便是最好的佐证。他对所有的附属国家的将领都善待,积极统筹一个伟大的平等的罗马。Livius将军和提蒙尼德斯继承了他的遗志,在对待日耳曼人的处理方法上主张民族融合,给予日耳曼人罗马公民权。而康茂德却排斥异族,处死了所有的蛮族,并提高远东的税收促使东方的臣属国相继叛乱。对于康茂德来说,显然钉十字架和火刑才是治理异族及叛臣的最好手段。在Livius派出希腊哲学家与元老院议员辩论过程中有两种治理观点:包容并蓄,赋予蛮族罗马公民权,让其他民族知道罗马的宽容与伟大,使其自然而然地臣服归顺;另一种则认为上一种政策凸显出罗马的脆弱,让其他异族更有信心攻击罗马,从而发动更多战争。元老院的发言议员认为如此赋予罗马公民权使得这种权利相当廉价,失去了争取的必要。不得不说,元老院中有着显而易见的门阀制度观念和阶级观念,若不是那位辅佐过所有罗马五贤帝的议员说出真理,可能罗马就加速沦亡了。民族仇恨的宣扬自不必说。仇恨宣传一直是挑起战争和仇视的“好方法”,影片发行的1964年美国黑人运动此起彼伏,白人种族主义以及右翼势力也抬头已久,再看纳粹党宣扬的仇恨犹太人,«进击的巨人»中马莱人宣扬对艾尔迪亚人的仇恨,仇恨一直如毒剂一般被统治者所利用挑起无意义的纷争。“对蛮族不正当的管理是根深蒂固的仇恨导致,仇恨引起战争,战争代表税金和贡物”希腊哲学家说出了真相。安德鲁曼拍摄影片过程中设入这个角色既象征着马可奥勒留(斯多葛派哲学家)的意志得到传承,让哲学家代表哲学家,同时也是对当时美国的警醒,揭露。统治者私人情感纠葛是最复杂的。马可奥勒留体现出皇帝不应有的脆弱与彷徨无助,在阅兵前的黎明他说“我总是害怕黑夜的到来且将不会终结,恐惧我们是否终生生活在黑暗,这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畏惧”“据说很多人会死去在黑暗变成白昼之际”话语有着很浓烈的象征意味,基本奠定了全片基调。他既对罗马的未来忧心长叹,又感慨自己终将无法带领罗马走向持续光荣。在雷霆万钧的咆哮下,黑暗中,死亡前最后几刻,他只能自言自语慨叹自己的智慧无法拯救未来,最终跟冥河摆渡人卡戎在哪脑中对话,祈求“再给多几年”。然而长夜将至,雷霆咆哮,奥勒留最畏惧的死亡与黑暗还是在在毒苹果下到来了。奥勒留既爱自己的儿子,但又深知儿子将引领罗马走向深渊。康茂德在父亲病床前问父亲“为什么你恨我”甚至不能得到父亲的回答,他精神和性格上走向末路。康茂德为自己是奥勒留的血脉所自豪,但又如叛逆少年一样想抵抗父权,推翻父亲的一切,独立建立自己的制度。他刚愎自用,自恋人格,狭隘自私无耻暴虐,像未成熟的少年一样管控庞大的帝国,歇斯底里的以为自己堪比肩神继而癫疯地狂笑,对父亲的爱走向畸形。他对Livius曾经有手足般的爱,但得知Livius将继承帝位后嫉妒地对其起了怒火。当Verilus自称康茂德父亲后,康茂德的血脉纽带观念瞬间崩溃(其实Verilus自称康茂德父亲的情节也很突兀,不真实),康茂德做这么多只是为了奥勒留,他失去了作为皇帝的自尊和信念,做出一系列疯狂举措。露西拉与Livius代表着奥勒留的意志在康茂德时期的代言人。露西拉,Livius,康茂德,奥勒留四个人的感情推动罗马前进,也推动罗马走向末路。其实无论Livius是否在角斗中击败康茂德,罗马都已经彻底沦亡了。康茂德临死前悟出了真谛:Godislaughing。神一直在嘲笑罗马人的渺小与无知,自大,就算Livius继承皇帝又如何呢?人民与军队已经足够被金钱所收买奴役,皇帝的位竟然可以用金钱买到!在金币的掷地有声的落地声中,在人民呼喊皇帝万岁的呼号中,在火刑柱火焰焚烧声与异族人呼号声中,在康茂德癫狂笑声中,罗马已经彻底堕落沦亡,陷入深渊和永无止境的黑暗,后继的君主到西罗马帝国灭亡不乏尼禄之辈。安德鲁曼片尾用艺术夸张手法讽刺和批判了美国当时的拜金主义和腐败。《罗马帝国沦亡录》相比«角斗士»更符合历史,但也有很多艺术加工。《角斗士》强调了禁卫军的作用,禁卫军选择谁做皇帝就是谁是皇帝,《罗马帝国沦亡录》则根本没强调禁卫军权势熏天。观众大可对比两部里的康茂德,华金菲尼克斯和克里斯托弗普鲁默饰演的两个完全不同的康茂德,都极富魅力。本文版权归作者SovietUni87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星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