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之美国精神病

来源:星辰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30 07:36:43人气:0
华尔街之狼

视频华尔街之狼状态:BD1280高清中英双字版年代:2013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乔纳·希尔玛格特·罗比马修·麦康纳更新时间:2022-09-28 19:20:57

在危机四伏的投资界,掌管史崔顿·奥克蒙公司的乔丹·贝尔福特(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DiCaprio饰)生活侈靡、实力雄厚。1987年,22岁的乔丹进入罗斯柴尔德公司,从接线员做起,在高级经纪人马克(马修·麦康纳MatthewMcConaughey饰)指点下,进入了股票经纪人充满毒品和欲望的世界,半年后因“黑色星期一”,乔丹转投靠贩卖“便士股票”的小公司,凭借巧舌如簧获得成功,与邻居唐…

文/五乔听说《华尔街之狼》的媒体试映会后,一些影评人指着马丁•斯科塞斯的大鼻子骂他臭不要脸,竟然拍这种下流无耻的电影。当然,这可能是一个三观健全的人观看此片后应有的感受。基于真人真事的华尔街大亨乔丹•贝尔福特的人生绝对可以用“穷奢极欲”四个字形容,电影的绝大篇幅就是在描写他病态的生活方式。《华尔街之狼》是一部注定与奥斯卡无缘的电影,因为奥斯卡宣扬的理念永远是积极向上的,奥斯卡青睐的影片应该让观者“想要成为更好的人”。而此片则恰恰相反,将人性中的丑陋直白地甩在了观众的脸上。2012年英国曾有一本雄踞畅销书榜单达一年之久的书:《ThePshychopathTest(精神病测试)》。其实psychopath这个词翻译成“精神病”是极不准确的,psychopath特指病态人格,即那些具有暴力倾向,缺乏羞耻心、同情心,甚至没有恐惧感的人,很多变态连环杀人犯都具有这样的病态人格。在这本非虚构类“小说”中,作者JonRonson首先介绍了被业界普遍采用的,用来测试病态人格的“海尔病态人格核检表”,接着Ronson提出了他的观点:许多商界政界的领袖都具有这种变态人格,在精英阶层中,病态人格的比例要比普通人中的比例高出许多。肤浅的魅力,夸张的表达方式,不断追求物质以及药物刺激,习惯性撒谎,强烈的控制欲,从不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不负责任,冷漠,没有自控力,性滥交......我这说的可不是男主角乔丹的人物简介,而是“海尔病态人格核检表”中所描述的变态神经病的特征。依此判断,乔丹•贝尔福特很可能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病态人格的实例,本片即使改名《华尔街变态精神病》也是极合适的。全片中我们没有感受到任何真实、正常的情感,就是正常人称之为友谊、爱情、亲情的相似物。乔丹对待身边人的情感,始终停留在最肤浅的层面。片中有一场戏,刚刚发了小财的乔丹在海边的夕阳中,送给了妻子一串钻石项链,然而在这个浪漫时刻乔丹说出口的不是“我爱你”之类的甜言蜜语,而是在解释钻石虽然小了些,不过都是成色极好的高级货。乔丹对待感情的方式始终是用物质衡量的,当然还有性,乔丹分不清楚他对新欢的感情究竟是爱还是性欲。甚至他们最强烈的高潮都发生在铺满了金钱的床上。最终当他身败名裂,即将面对牢狱之灾时,新欢一脸厌恶地提出了离婚。乔丹和新欢就是一对儿拿金钱与美貌做交易的物质男女,这不是像极了《非诚勿扰》里的男男女女吗?接着他们就撕破脸皮大打出手,他们的婚姻本就如一纸合约,脆弱得像一张纸。乔丹一手创造的骗钱帝国,可以看做一个另类的黑帮。然而不同于一般黑帮中所强调的诸如忠诚、兄弟义气等理念,将乔丹的帝国维系起来的是所有成员对一个共同偶像的崇拜:金钱。是的,乔丹手下那些时刻像打了鸡血似的员工,崇拜的甚至不是乔丹本人,而是他所代表的金钱所能买来的生活方式,归根结底他们崇拜的是金钱这个魔鬼。这些员工互相之间也没有所谓兄弟义气可言,大难临头时,他们争相出卖对方以求自保,一旦东窗事发,这个金钱的帝国便像多米诺骨牌一般轰然崩塌。乔丹的人物性格也是肤浅而表面的,我们很难猜测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生阅历将他毁成了这副德行。唯一的一点线索,来自于FBI探员第一次和乔丹在游艇上会面,探员说他审过的经济诈骗案子里,罪犯一般都有个混蛋父亲,大多是童年受伤害心里有阴影才将他们推上了犯罪的道路,而乔丹有一个健康的童年,没受过什么刺激,为何对物欲如此沉迷?我想答案很可能极简单却非常残酷:天生的!精神病学家的研究表明,很多变态人格是先天的,甚至有研究发现变态神经病的大脑中有一部分发育不良导致他们无法感受到悔恨、恐惧等等情感,这让他们在常人眼中看来格外冷酷残忍,然而这些特质非常利于他们在政界商场上有所成就。《精神病测试》一书中也提到了好几个事例,拥有病态人格的罪犯在从精神病院或监狱中放出来后,他们中很高比例的一群人会在短时间内再次犯罪,甚至历史上几次著名的针对病态人格的实验性治疗也都以失败告终。影片结尾处,进了监狱的乔丹说:“有那么转瞬即逝的一刻,我忘了我曾经富有,而我住在一个一切都可以买卖的地方,你不想学学怎么推销吗?”我们知道他这里说的是监狱生活,不难猜出他在监狱里也一定是八面玲珑活得风生水起,牢狱生活只不过是换个环境做买卖而已。《华尔街之狼》中没有改悔,没有自我救赎,有的只有满满的人性之恶,甚至这种罪恶没有起因,没有缘由,也没有解药,正因此才显出这种罪恶的原初性、根本性,正所谓:人性本恶。紧接着镜头一转,刑满出狱的乔丹摇身一变成了光鲜的营销训练师,依然是那个富有迷人魅力、语态夸张的“精英”形象,最终影片结束于观众席上众人的面孔,在这诸多面孔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一模一样的“物欲横流”写在他们的眼睛里。乔丹是个变态,天生的人格缺陷,那么这些普通人呢?他们的借口是什么?金钱,是这个社会的兴奋剂。乔丹的诈骗帝国矗立在这无数普通人的欲望之上,所有人在这桩罪案中都有罪。电影中有几处情节:乔丹手下的女员工抹着眼泪回忆当年生活的穷苦,涕泪横流地感激乔丹改变了她的命运;FBI探员坐在地铁上,看着疲于奔命的人们木然的生活状态,对比乔丹公司中时刻处于亢奋状态的员工们,以及他们淫乱奢靡的生活。教育一个饭都吃不饱的穷人要安贫乐道是不道德的,然而我们不禁要问,难道贫穷的反面就是极端的奢侈吗?抑或人性本恶会必然的将人类引入欲望的无底洞?为什么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对物质充满了病态的渴望?是人类本质的劣性造就了社会的病态,还是社会的结构制度放大了人类的贪婪和腐败呢?影片没能回答任何这些问题。《华尔街之狼》是一部危险的电影。对于那些三观端正的人们——比如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些影评家们——电影中描述的病态生活可以带给他们关于人性的反思;然而在现如今物欲横流的中国社会,恐怕不少国人观看此片,只为一窥富商巨贾们奢侈的生活方式。甚至片中宣扬的病态价值观会被他们曲解为“励志”,成为他们出卖灵魂的借口。对于这些人而言,这部电影无异于物欲的A片儿,精神的鸦片,只会加深他们对金钱、物质以及所谓的“成功”更加难填的欲壑。这种成功不足取的地方——就像在片中乔丹自己所说的那样——不同于实业家,这些所谓的“金融巨子”们是不创造任何实际价值的,然而他们却享受着不成比例的高收入,这也是2011年”占领华尔街“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官方标语是:”我们都是那99%“,因为在运动爆发时,美国的贫富差距达到了历史最高位,甚至超过了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然而此片中却进一步暗示了,正是这99%的贪欲,才赋予了那1%莫大的权力,才成全了那些华尔街的饿狼们。影片最后一个镜头中,面对这样一个经济罪犯,这样一个被社会制度证明了是不可靠的骗子,人们的眼中没有鄙夷,只有羡慕和崇拜。正所谓”卑贱是卑贱者的通行证“,对于乔丹这样的变态精神病来说,永远被关在笼子里也许才是他们可能对社会做出的最大贡献。本文版权归作者五乔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星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