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Lilja的一切

来源:星辰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30 01:59:08人气:0
Lilya4ever,瑞典诗人导演LukasMoodysson在2002年的完成的写实电影,可算是近年来北欧电影中最揪心的一部。无助的宿命感压抑着整整109分钟,结成一阵透骨悲凉。配乐多用重金属摇滚,生活在一片迷狂中失去方向分崩离析。片头片尾响彻德国战车的meinherzbrennt(我的心在燃烧),再合适不过。这支由东德地区一群厌倦了工厂生活的无产阶级组成的重金乐队,一直给人冰冷无情的感觉,正如从Lilya身边飞奔而逝的世界。而Lilya是无处可逃,唯有通过死亡解脱,若非走投无路,谁又会选择死亡。影片时而采用主人公的第一视角,观者仿若真实地置身其中,一同被羞辱,一同被晃动的镜头牵动慌乱的目光。万念俱灰。回过神来,透过Lilya以及千万个与之相似的命运来重释一些被世人赋予太多意义的语词,诸如永恒,青春,乐观,全球化,却是另一番神色。有些生命未能绽放就无声凋零,地球依旧转动。Lukas说拍这部影片就为了些许改变现状。永恒。Lilya对于生命意义的最主动的表达就在,不顾周围人的言语羞辱,坚持在木椅上刻完“lilya4-ever”,才扬长而去。这大概是导演的美好愿景,而同时也为了破灭一个大的虚幻。对于常人,生命有意义的前提在于生活的延续性,怀着终将自我实现的盼望,每一个此刻的动机都指向未来。而对某些弱势群体,被锁在密室里的性工作者,黑砖窑里不见天日的童工,长年战乱中颠沛流离的难民,当下是痛苦的,未来是对当下的永劫轮回。固然对这悲剧的洞穿也是宗教的起源,佛家说一朝悟道超越六道轮回方可解脱,耶稣宣扬着超越之爱是唯一的出路。Lilya十六岁,没读多少书,四围全是黑暗,最后一个圣诞夜把一直带在身边的圣母像摔得粉碎,是拒绝了当下,还是拒绝了永恒?如此的生命真的只剩下两天,一天用来出生,一天用来死亡。弱势群体。全球化带给弱势群体的影响在于越发残酷的生存竞争。全球化是宽泛的概念,是个持续了几个世纪的漫长过程,现代意义上的全球化伴随着二战后国际经济一体化,世界平坦了吗?ThomasFriedman罗列了种种flatteners、levelingforces、tripleconvergence(真喜欢造词),讲了一个全球化从国家1.0到个人3.0的故事,总结说这将是世界各地都能参与的在个体之间竞争的时代,大家各自要抓紧准备。而反全球化者驳斥说,上述种种只对享有资源的阶层有利,包括教育资源,通讯资源,否则就是在血汗工厂卖命,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影片主要涉及人口贩卖以及sexslave的问题,片中数次出现的麦当劳“意象”正是全球化的象征,也正是全球化通讯便捷更助长了不良趋势。联合国国际劳动组织报告过去几十年间人口贩卖数量前所未有,当今至少一千二百多万人处于被迫劳动,其中二百四十多万人口被贩卖,每年通过贩卖人口牟利总额逾三亿两千万美元。这些真实的痛苦,一个人无可奈何的失语,可以被另一个人轻易忽略。历史的进步固然是要以牺牲部分人为代价,而一路沉重地走来,最终又往何处去?青春。所以Lilya会冷冷地说,theworldisashit.背景又响起重金属阵阵翻滚。以前非常排斥重金一类风格,只是毁灭却不营造。前不久看了一个纪录片lt;HeavyMetalinBaghdadgt;,记录了伊拉克唯一一支重金乐队在2003-2006年间的故事,伴随着伊战的无休无止,乐队也被迫终止演出,简陋的工作室被夷为平地,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甚至流亡异国他乡。当被问及为何重金属,回以简单一句:Weplayheavymetalbecauseweliveinaheavymetalworld.些许理解了重金的无可奈何:当重金成为不可摆脱的生存状态,那就只有以更猛烈的姿态试着去征服。当一片废墟中的生命不知何时就会消散,那么不在平庸中超越,就在平庸中灭亡。这大概包含了青春的一切情结,摇滚的一切情结,纵然theworldisashit,而meinherzbrennt,年轻的心还要燃烧。配乐也用到了Alphaville的经典曲目ForeverYoung,一边是激励了一代西方青年的青春宣言,一边是东欧少女一步步走向深渊,时代与命运惊心动魄的交错,却可以悄无声息地逐渐淡去。同是天涯沦落人,Volodja在Lidja被羞辱时无能为力的场景,像极了张楚的《姐姐》,流浪少年对爱与美化身的渴望和弱势群体“我要回家”的呼唤,构成了90年代特有的文化气质,十七年后,也逐渐淡去了吧。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星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