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力没有用对方向的创作

来源:青柠影院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30 12:09:10人气:0
同谋

视频同谋状态:正片年代:2013

主演郭富城张家辉江一燕陈观泰更新时间:2023-12-29 13:25:53

泰国私家侦探陈探(郭富城饰)为了寻找三十年前父母含冤身亡的真相,只凭借一张照片前往马来西亚寻找一名叫做柴哥(陈观泰饰)的人,在柴哥养女芷慧(江一燕饰)的带领下,陈探虽然找到柴哥,但他从柴哥口中得知,照片中名为阿鹏的人早在很久之前就已身亡……此时,陈探得知泰国的住家被人洗劫而连忙赶回泰国,才发现自己的床下藏有暗格,他因此怀疑这件事与自己调查父母之死有关,深感无…

看之前,已经看过一些相关评论,看的过程中大都一一验证,但某些缺点也没评论说的那么严重。比如评论里提到的单线发展的情节,电影主线的内容,确实是查杀死陈探父母的主谋,而这条线索确实是一个人牵出另一个人的发展方式。还有评论说电影就是重复又重复的找人,然后别人再重复又重复地劝陈探不要再查下去。确实是这样的,连陈探给出的反应都是相似的。其实这样的情节应该是总共出现了两次。但刚开场的半小时就已经出现这样的重复情节已经可叫观众感到厌倦和失望了,一个好的剧本难道不应该在一开头就吸引观众注意,把握节奏,以免流失观众兴趣吗?虽然它也有些打斗追车,可是镜头观感不佳,而且现在电影观众因为电影票价的缘故,很少没事就随便买票进影院的,观影者大多是影院的熟客,这样小儿科的追车戏,还会对观众有什么新鲜感吗?电影在一系列单线发展以后,在最后部分有个小转折,其实也算不上多大惊喜,也就是陈探设的局,但这个局的揭露显得太简短,之前睡着了的观众可能一翻身又睡过去了,根本就没注意到这个局。就算是这个局有一定的惊喜,总得先保持观众的兴趣,直到解释这个局为止吧?而之前很多情节、人物的行为和对话,是没有什么铺垫、行为逻辑和情绪积累的。比如陈探和芷慧去广州时在飞机上的谈话,之前缺乏两人真正的互动,也没有芷慧的感情的描写,他们的对话其实很突兀和零碎,当然回过头,这段对话是很关键的,是陈探设局解开谜团的一个重要铺设。可是陈探能设这个局,就是因为芷慧跟父亲的感情,可这一点在电影中并没有得到强调,其实在电影前半段在陈探与芷慧父亲接触的时候顺便把父女感情刻画出来绝不是什么难事,这样也可以呼应陈探与父母的感情,可是本片中缺乏这样的人物情感描写。导演在最后还专门给了陈探一个长镜头,可是在之前的电影中缺乏陈探父子情感铺垫的情况下,实在也没有太多让人共鸣之处。再比如波叔的儿子在陈探见面的时候也伏笔了下,还有辉仔,可是他们最后“机械降神”般的出现还是颇突兀的。陈探所追查的柴哥波叔一班人,不知是剧本塑造的随便还是导演和演员要求的马虎,本来是可以把他们复杂的心态表现出来,以加强这部戏的人物关系和戏剧冲突的,但是他们与陈探的对手戏平平淡淡,看起来也重复。像在广州陈探与父亲前同事见面,对方态度的转变也很突然,虽然后面有解释,但在双方交锋过程中的转折就显牵强。所以如果把这些细节通过编演交代清楚,就不会是现在这种情节和人物被剧本硬拽着向前跑的感觉,而本来应该是人物自身的动机——无论是出于内心情感还是利益盘算——导致的复杂关系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郑风喜这条线,其实是生生地贴合上主线的,如果没有这条线,主线仍然可以成立和发展。现在反倒是这条线比较合理有趣些,虽然这条线的兄弟情的刻画也并没有多深刻,但至少是有自我推进的动力的。张家辉一人分饰二角,虽然在演技上也没有什么很大的发挥空间,但胜在轻松有趣。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青柠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