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一部精彩的小众话题电影

来源:青柠影院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30 12:45:50人气:0
天地明察

视频天地明察状态:BD中字年代:2012

主演冈田准一宫崎葵佐藤隆太市川猿之助更新时间:2020-08-06 20:35:56

这是一本类型有点奇特的时代小说,一般在时代小说中,以科学家为主角的并不多,一方面因为幕府时代很多政策的影响,导致当时的科学家的资料并没有太多的流传下来,一方面也因为那个时代具有传奇性的职人太多,单单花费很多的笔触去描写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也不一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可写的科学家可能会显得不太划算……但是这一本,就偏偏是描写了这么一个生平经历很丰富,又完全不会输给…

我不知道像这样小众话题的电影能够得到多少人的关注,或许很多人都是奔着宫崎葵来看电影的?或者是因为奔着《入殓师》的导演或者是久石让的配乐慕名而来?3年前看过这部电影,昨天重温了一遍,这才发现男主角是V6的冈田准一。三年前我还不认识冈田,目光聚焦在宫崎葵上,并因为这部电影和《编舟记》而大爱宫崎葵。后来因为观看了《永远的0》后才记住了冈田,并知道了吉尼斯的V6组合。现在再来看《天地明察》里的安井算哲/涩川春海(后面都叫安井算哲了),总会自动脑补到《永远的0》里的零战飞行员宫部久藏,这两个角色或许完全是不同风格的吧。饶有趣味的是,宫崎葵在电影里饰演一位离婚的女子(村濑えん),后来和冈田饰演的安井算哲/涩川春海结婚。在现实里,电影拍摄几年后,离婚的宫崎葵也和冈田准一走到了一起。冈田曾经的ex苍井优,和宫崎葵都是85年生人,关系很好,被称为doubleaoi。电影里的宫崎葵和冈田在同年同月同日死,我们也希望银幕下的两人能够幸福美满吧。八卦完了,下面开始正式说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虽然前面涉及到围棋,但是重点内容说的是修改历法。关于围棋的部分已经有很多朋友说过了,我这里先来谈谈历法。电影里涉及到好几部历法:宣明历,授时历,大统历,不知道大家是否完全清楚这些历法,我来先做一些不算科普的科普吧。《宣明历》是唐朝的历法,被称为“唐朝八历”之一。唐朝时代的历法和天文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的水平,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由唐玄宗时代的一行法师负责编撰的《大衍历》,《宣明历》是唐朝末年的历法。当时的日本向唐朝派遣遣唐使全面学习唐文化,也带回来唐朝的历法。《大衍历》在唐玄宗开元年间传入日本,后来在862年(日本人自己的贞观年间)被《宣明历》取代。后来唐末混乱,日本在菅原道真的建议下废止了遣唐使,从此中断了大规模学习中国的浪潮,《宣明历》也就成为了中国历法在日本的“活化石”。尽管中国不停修改更新推出了各种历法,但是《宣明历》在日本被使用了800多年,一直到德川幕府的时代。《授时历》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时候由天文学家郭守敬主持修订的一部历法。在中国历法史上,《授时历》可以算作一次集大成的工作。郭守敬等人为了编撰这部历法,进行了大量的天文实测工作,而使用的天文仪器,也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元朝吸收了当时阿拉伯回回历法和天文观测知识的精华,并且在回回历法的基础上,结合之前的华夏历法,制作出了自己的历法《授时历》。所以,在电影里,京都的皇室公卿们反对《授时历》的一个理由,是不想采用两度入侵日本的“元寇”的历法。根据徐光启的叙述,郭守敬当年编订《授时历》以后,还留下了详细推导的计算公式一共100多卷,但是在明朝都失传了,以至于明朝钦天监的天文学家只能根据郭守敬的公式计算,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些计算公式。明朝末年的天文水平和郭守敬的时代来比,简直就是大倒退。《大统历》是明朝采用的历法,本质上就是《授时历》,是明朝初年的刘伯温负责献给朱元璋的。《大统历》和《授时历》的唯一区别,就是在《大统历》里去掉了“岁实消长法”。我不预备在这里对这个术语做解释,只有一点,现在人看来,去掉了这个技术,导致了《大统历》的精度反而不如《授时历》了。所以,在电影中,把《大统历》和《授时历》当成两部不同的历法来看,而且大大地写上“消长法”三个字,期间安井算哲还一个劲儿地推从《授时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安井算哲不能直接采用《授时历》,道理其实很浅显,因为日本和中国的地理位置不同,采用中国历法必须要考虑到日本和中国的时差和经度差,另外还要考虑到从授时历颁布以来400年来近日点的变动。说来有点讽刺的是,安井算哲自主研发的这一套历法公式,在世界背景中来说,完全是在重复劳动,当时西方的天文学已经大大超过了东方了。在当时的中国,也已经采用更为高级的《时宪历》了。《时宪历》的前身是崇祯年间的《崇祯历书》,是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等人负责把西方的天文知识介绍进入中国,在徐光启和他的继承人所翻译、编撰的一部本质上是西方历法的新历法。这部历法基本上和当时西方的天文成果接轨,代表着世界上最高的天文成就。后来明朝灭亡后,汤若望把历法献给多尔衮,清朝采用了这部历法,称为《时宪历》。1666年,推崇回回历法的一些保守人士攻击这部历法,使得很多人掉了脑袋,汤若望差点被凌迟处死,这就是所谓的“康熙历狱”,不过最后由于《时宪历》的精确程度远超过回回历法,所以传教士取得了最后胜利。远在日本的安井算哲大概是不知道这些事情的,因为当时的日本正处在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下,而基督教和传教士也在岛原之乱后成为了历史。很可笑的是,日本的朝廷为了对抗幕府派来的安井算哲,还准备采用已经漏洞百出无法准确预测日月食而被中国淘汰了的《大统历》。安井算哲在孤立的环境下研究出来的《大和历》,也就是《贞享历》,完全无法和中国采用的《时宪历》匹敌了。当然安井算哲也没有完全孤立。比如,他和宫崎葵一起看的世界地图,就是1602年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的副本。比较讽刺的是,这幅世界地图在中国已经没有了,而在日本却保留下3种副本。另外安井算哲也间接学习到了一些西方传教士传入的天文知识。安井算哲的《贞享历》,是日本自己编订的第一部历法,采用了70年。后来清朝的时宪历传入日本,日本发现贞享历的诸多缺点后,又参考了清朝和西方天文知识,自己又编订了3部历法,但是总是跟不上西方天文学的精度(这也是锁国环境下的必然),最后在明治维新后的1872年,彻底使用西方的格里高利历法,就连春节也变成公历1月1日了,这是相当可惜的,中国历法有着自己的优点,当然,这个话题我就打住了。============================================================说了这么多历法的故事,我们再来看看电影里的另外几个人物。关孝和是日本中学历史中都要学习的一个人物,日本自己的数学“和算”的代表人物,被誉为“算圣”。他比安井算哲小了3岁,算是安井算哲同时代的人物了。电影里的关孝和是市川猿之助演的,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并且家徒四壁,只有各种计算笔记和书籍。实际上关孝和并没有这么寒碜,并且桃李满天下,开创了一代“关学”。电影里关孝和和安井算哲的友谊大概是杜撰的吧。电影里关孝和非常潇洒地一句话批判了授时历,事实上他对授时历相当有研究,写过《授时历经立成》、《授时历经立成立法》、《授时发明》等详细研究授时历的著作。本因坊道策是关西吉尼斯8的衡山裕演的。这位和安井算哲有着很大的交集,和安井算哲的“御城棋”(也就是在将军面前举行的围棋赛)中保持全胜记录。江户时代的日本有着围棋四大家:本因坊,安井,井上,林家。而围棋的最强者,被称为“名人”。道策是四代本因坊,也是四代名人。名人基本上被本因坊家垄断,一直到最后一位本因坊秀哉,他和吴清源的对弈,算是围棋界的经典对弈了,被川端康成写成《名人》一书,当然这是后话。另外,电影里极力支持安井算哲修改历法的水户藩的藩主徳川光圀(国),也是一位日本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在他主持下编撰的《大日本史》,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史书。明朝末年逃难到日本的中国学者朱舜水,也被徳川光圀接到水户,后来开创了著名的“水户学派”。当然了,本人最喜欢的人物,还是宫崎葵啦。当安井算哲因为编历法遇到困难要放弃,说自己想切腹都没有刀的时候,宫崎葵生气的说要拿刀来让安井随时切腹,真是可爱爆了。============================================================这部电影基于小说家冲方丁的同名小说《天地明察》。这部讲述冷门话题的小说获得了诸多的小说大奖,后来还被改编成动漫和电影。当年我看完电影后,也把小说读了一遍,非常简洁的日本式写法。事实上,《贞享历》的编撰过程,比起中国历法来说,只能算是很一般的。中国历法,特别是《时宪历》的编撰,在波澜壮阔的明末清初的时代大浪里,费劲千辛万苦,最终编撰完成并被中国接受,那是相当不容易的,而其整个过程的精彩,也完爆《贞享历》的故事。然而我在想,有多少中国人会关心自己历史上的历法故事呢?如果有基于中国历法编写的小说诞生,又有多少人会关注呢?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青柠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