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代德国人对于英雄都非常谨慎?

来源:星辰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1-17 11:02:57人气:0
西线无战事2022

视频西线无战事2022状态:HD年代:2022

主演费利克斯·卡米勒阿尔布雷希特·舒赫亚伦·希尔默丹尼尔·布鲁赫更新时间:2022-10-29 08:35:50

该片改编自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撰写的同名经典小说,讲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保罗·鲍曼和同学莱尔、米勒参加了德国国民志愿兵,被派往前线与法军作战。在战场上,他们目睹到了残酷的饥饿、血腥和死亡,战争的荒谬无情让保罗从迷恋战争到心灰意冷。

没有必要将这部《西线无战事》的故事再与老版的《西线无战事》做太多对比,故事是两个故事,但是带来的反思却是有一些接近的。想专门为这部电影专门做一集播客节目,但是目前没有办法抽出时间。所以写一些自己的观后感,能不能发得出来,完全随缘。我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中午出门吃了个午餐消化一下这些情绪,然后再重新回家看了一遍。个人的感受是,这部电影在2022年的时代背景下应该拿一些奖项。当我们重新回到一战的时代的话,会发现欧洲也将近有六十年无战事了。而六十年第一战则是人类历史上最血腥,丧失生命数最多的战争之一。为什么这场战争这么血腥?已经有很多历史学家做了很多的研究,各类思想家也做了大量的反思。很多研究都找到了其中的一个原因,这是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第一场势均力敌,双方都有了现代工业化能力,都能够通过快速工业化的方式,将最大化伤害对方生命的武器毫无节制地推入战场,也能将双方的士兵通过工业运输的方式,拉送到战场变成灰烬。我想这也是这部电影在前15分钟想要表现的含义,在战场上倒下的士兵,很快被掰下了铭牌,被专业化、工业化和高效地送入棺材,有专业人员专业地埋葬,他们的军服又以工业化地方式继续流转到清洗场,随意地在大缸里清掉一些血渍。还没有完全晾干,又被拖入了军服厂,小裁缝们修修补补,又到了新的一批对于战争兴奋无比的年轻的脸蛋手中。不管你是Andreas,还是William,还是什么Hans或者Heinrich,在这工业化的战争面前,所有的名字和这个名字背后曾经曾经存在过的生命,以及他曾经拥有过的生活和智慧,以及这个年轻生命未来的可能性,一切都归为尘土。而一旦穿上这样的制服,上到了这个如炼狱般的战场,就极难再走出来,即在一战中,大部分年轻的生命实际上从走上战场的这一刻,已经被判了死刑,有的如电影表现的活不过第二天天亮,也有的生命可能在停战前的最后一刻被终结。而在停战前最后一秒被刺刀刺杀而被终结生命的男主,是对于这场战争意义的最大嘲讽。那么这场战争具有什么意义呢?我相信,那些在接到军服时兴奋不已的年轻人在经历了一年多的战争煎熬之后,可能早已不在乎了。他们只是想尽快尽早回到自己的故乡和家庭。而对战争能够给家族和自己带来荣耀的将军则安全的在后方,策划着停战前的最后一击,以英雄的姿态,胜利终结这场战争。当然电影也刻画了当时的德国社民党领袖则是在与法方福熙元帅的面前,放下了所谓的尊严和荣耀,所有和谈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尽快结束这场绞肉机般的战争。越早停战,就能省下尽量多的人的性命。我曾在我“理性批判”播客的第九期里提到过,德国社会民党有着老传统,能谈绝不动手,也是来自于这个对所有欧洲人都极其痛苦的历史。当然这些德国社民党领袖在一战后也被“英雄们”认为是丧权辱国的,而这种屈辱感也再造了第三帝国崛起的基础。作为一个学国关出身的人,我当然理解国际政治的残酷性以及实力说话的重要性,我也当然知道发展守卫自己主权国家的能力的重要性。但对于战争本身,任何国家都应该慎之又慎还得再再慎重。因为这是拿一代国民的生命作为赌注的豪赌,同时这个赌注里还有未来数代国民的总财富将可能输为赔款。至于英雄主义,在德国这个两次沦为战败国的国家,这类话题被德国思想家反复批判和反思的背景下,很难再被高歌颂扬。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星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