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A2日记:一个因信称义的故事(已补完)

来源:星辰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2-15 19:10:27人气:0
阿凡达2水之道

视频阿凡达2水之道状态:TC年代:2022

主演萨姆·沃辛顿佐伊·索尔达娜西格妮·韦弗史蒂芬·朗更新时间:2022-12-17 19:46:34

故事发生5年之后。曾经的地球残疾军人杰克(萨姆·沃辛顿 饰),如今已经是潘多拉星球纳美族一方部族的族长,并且与爱妻娜塔莉(佐伊·索尔达娜 饰)共同育有一对可爱的儿女,日子过得平淡而充实。那个时候的地球,生态环境已经因为人类的种种破坏而濒临崩溃,各种大小天灾接连不断,必须依靠去外星强取豪夺各类资源才能勉强维持生存,而潘多拉星球的宝贵矿产和自然资源,也许是能够挽救…

本文是日记结构,不想看上映前的碎碎念,想看影片评价的,请直接移步到【2022-12-14】的日记。【2022-11-24】十一年的等待2009年末的时候,同事采访回来,说现在院线内部都在期待一部已经定档的好莱坞电影,好像叫《阿依达》。我说,那叫《天神下凡》,国内译名叫《阿凡达》,搞不好会火。当时我只是暗爽先行知道了定档的消息,但不觉得票房能超过《泰坦尼克号》。当天下班后,我就去和平影都买票。那时宣传都还没开始,没什么人知道,不用排队,轻松买到了两张IMAX3D的零点首映场。次年1月4日凌晨,我看到了未来。会火,肯定会火!当天上午,跑文化条线的大佬许晓青老师冲到我们办公室,说你们谁看了《阿凡达》了?我举了手。“咋样?”“神作。”“有那么神吗?”“比神还神。”报道中王姓的“上海青年”就是我,哈哈哈于是,国社也开始安利,《阿凡达》在国内媒体上开始呈现吹爆破圈之势。有那一年记忆的人,应该不会忘记《阿凡达》的盛况。电影热度罕见地不断升高,下映时间也罕见地一再延期,人们眼睁睁地看着它的票房纪录不可一世地爬升了小半年,于是影迷要看,非影迷也要看,年轻人要看,老年人也要看,电影业开研讨会,各领域学者也要蹭热点。这是又一次电影观的大普及,当年上海举办世博会,人山人海,有没有3D成为了划分场馆热门与否的重要标签。每个人都变得那么乐观,仿佛未来已来。我在豆瓣上热情洋溢地写了好长好长一篇影评,美滋滋地预言:今后将必然诞生的《阿凡达》续集,业界会以“A2”来表示,就像T2一样。当年吹过了。现在就我自己用A2这个称呼吧。但不处在当时这个时代,不容易体会那种阿凡达狂热。定性来说,《阿凡达》相当于我们这代影迷第三次“开眼看世界”。前两次,1995年,1997年,这两个年份都与卡神有关。1995年,《亡命天涯》开窗,《真实的谎言》《狮子王》登顶。电影爱好者在大银幕上看到了世界先进文化的顶级水平。1997年,《泰坦尼克号》,一把手亲自安利,“你们绝不要以为资本主义国家就没思想教育”,各个公司单位主动组织员工集体观摩学习。记得我还读初中,当时发烧,妈妈看好后激动地坐在我的病床前讲了一个小时杰克和露丝的爱情故事(当然跳过了画爱两段)。所以《阿凡达》是第三次,但我觉得,没有第四次了。现在我们所处的阶段,不再需要“开眼看世界”,而是“回头看自己”。对于中国影迷来说,其实卡神十多年前就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昨天今天各路自媒体都在谨慎地讨论A2会不会救市。所谓“救市”,无非就是期待票房顶一下,打个强心剂。顶到多少呢?30亿?50亿?甚至突破60亿?但哪怕最终到达60亿,那又怎么样呢?时代不同了。现在我们要破解的根本性问题,不是人们走进影院时的心态,而是人们走出影院时的心情。前几天某音上刷到了一个我挺喜欢的电影解说“不凉的考古”,他对1995年大陆上映的《真实的谎言》有这样一个评价,我认为讲得极其到位:当年人们看过《真实的谎言》后,必须动用“评书”的能力,因为“词穷”,因为“没见过”,因为“没有约定俗成的词”来形容这个电影。《阿凡达》也是一样。12年前,卡神就已经接近触摸到了商业电影的天花板。这个天花板,就是一个“信”字。何为“信”?就是不可描述,除非你自己亲自去看。你让我怎么形容当年看《阿凡达》的感受?就是我觉得我在这电影里面。如果我爱一个人,我也希望这个人在这电影里面。这才是“信”。当年的《阿凡达》的厉害之处,不仅仅是做到了破全球票房记录,更是在技术端做到了让全世界“因信称义”。几年后,抵制3D甚至成为了一种专门的文化主张,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客观来说,卡神在中国的神话,真正的创造者是我们中国人民自己。借助那几部电影,中国人拿到了参与全球狂欢派对的门票,然后我们意识到,我们也是能HIGH起来的。而且,我们手中有“一片汪洋大海”。这是一个文化商品在全球化时代所缔造的神话。它对我们来说很伟大,是因为我们曾经参与其中。现在,它又来了。不过,A2想要延续中国神话,得破几个局。第一个,短视频。短视频实在太“好看”了。A2的信息密度到底应该把握到哪个度合适,不知,还是得观察市场反应。《指环王》三部曲重映的反馈曾经让很多年纪稍长的人大跌眼镜,而像《信条》这样信息过载的片子也没摘到好果子。另外,一旦上映,马上会有一大圈自媒体剧透,而众所周知阿凡达的技术在小屏幕上观感并不好,细节得在大银幕用3D上才感受得到。那么很多不冲着奇观来的路人,也就大概知道个剧情就撤了,最多一刷。而一刷是不够创造奇迹的。第二个,能不能触碰到沉浸感的天花板。现在的中国人,什么顶级货没见过。我始终相信下一个真正的拐点是3D 120帧。李安叔叔是撞得头破血流了,彼得杰克逊是早早放弃了,现在视野里最看好的是卡神和阿方索卡隆,但是,很可惜,从A2目前的情况来看,并不志在于此。那在沉浸感方面,A2还能再有质的飞跃吗?第三个,能不能绕开舆情的过度审视。这个很难说,现在官媒下场支持都不一定有用,参见《雄狮少年》。万一有人用放大镜看出些什么东西,搞个“塌房”,口碑逆转很快的。第四个,经济环境。与很多人的想法相反,我不认为经济环境对于A2来说是主要难点,天生是有希望克服的。的确,现在院线不好过,大家钱包也紧张,Y情也难说。但这些至少不是A2这单部电影面临的主要困难。因为,A2有它自己的特殊性。先说大家钱包的事。的确,日子是要紧巴巴地过,但是如果一年里面只买两三次票,A2大概率是属于“必看名单”里的,毕竟现在我们还没到普遍买不起票的地步。要说受伤,肯定是烂片受伤,不管是哪个国家拍的。前阵子流行的那张可笑的票房图,我得说说,哪怕换成2019年,它们的票房会好?再看国外的历史,一般不景气的时候,电影票房反而还是可以的。再看院线问题,与Y情挂钩。迪士尼刚刚换帅,定档的消息就来了,而且与北美同步,还是释放了一个值得玩味的积极信号,如果有人果真设定了某个预期目标,一来要展示进一步开放的姿态,二来也想重振行业信心,与后面的《流浪地球2》打个组合拳,甚至给后者趟趟路,那就好说了。一旦局部地区受Y情影响,很有可能通过密钥延期来补偿,不到目标不撤档,毕竟场地在那里,放什么不是放啊。总而言之,在经济因素面前,A2是一个非常天时地利人和的项目,有一定免疫力,可以谨慎乐观。但指望它能力挽狂澜地救市,那还是对中国市场到底有多大没有概念。今天先聊到这里。本文将不定期更新,先在这里占个座。下次谈谈我期待A2里面能带来些什么新花样。【2022-11-27】今天聊聊A2值得观察些什么。我说的是“观察点”,而不是“看点”。“看点”是找哪里拍得好看,“观察点”倾向于寻找为什么这么拍的思想脉络。故事其实没什么好分析预判的,作为为数不多的自己写剧本的大导演之一,卡神讲故事的能力还是让人放心的,肯定会好看。基于对A1的感受,我个人对A2最感兴趣的是下面几个方面。一、开场镜头。A1的开场,实在太震撼了。第一个镜头,是一个潘多拉丛林的航拍,感觉没什么稀奇的。第二个镜头,我估计所有第一次看的人都被牢牢镇住了。第二个镜头前半部分第二个镜头后半部分这是一个怼脸上的近距离大特写,拉出,还来回变焦,焦距从脸上转移到空气中的水珠,再移回脸上。这么大的3D的脸,层次分明,伸手可触,仿佛撅撅嘴就能亲上去。音乐不抢戏,为你的视觉感受护航。再看第三个镜头。第三个镜头在极为狭小的睡眠舱内,3D表现出了极为真实的空间感。人的感受仿佛就睡在杰克旁边。第四个镜头第四个镜头是完全另一个体验。完全、彻底、完美的纵深空间,前后都没有虚化。你的眼睛自行可以聚焦,观看前景和后景,搜索你想要的内容。音乐这时候稍稍起来了,潜意识中告诉你,你在观看的是电影未来的样式。可以说,在《阿凡达》上映之前,人类从没有过这样的视觉体验。卡梅隆,这个拍出液体金属终结者T-1000、还原了泰塔尼克号沉没全过程的导演,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用开场这三个镜头,庄严向世界宣告:我,又一次改变了电影。这是啥?你让当时的人们怎么用语言去形容这个开场?人物是谁也不知道,讲的是什么故事也不知道,然后眼睛和嘴巴就全部自动张开了,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SPEECHLESS。不需要让影评人和业内人士去分析,只要有眼睛,普通人就明白这部电影的意义。可悲地说,这种体验,在后来的十多年里,几乎没有复制过。那么,A2将如何开场?卡神这次会用什么拍法再来搞个宣言?亦或者没有这方面的野心了?此乃第一个观察点,也是我最期待的。二、海洋镜头。众所周知,卡神对海洋极为着迷。不客气地说,他是人类拍摄水的第一权威。年轻人大概不知道,以前好莱坞有个诅咒:拍不好海洋,甚至拍不好水。只要有表现海洋的主题,基本上会是票房毒药,一直到1997年《泰坦尼克号》横空出世。这个故事涉及到很多例子,从卡神自己1989年拍的《深渊》(杰作!!!),到凯文科斯特纳的《未来水世界》,统统翻车,暂且不表。为啥拍不好?真实感不到位,人与水的关系表现不好。有设备和技术的原因,也有资金的原因,更关键的是人。《泰坦尼克号》打破了这个诅咒,于是《星球大战前传:魅影危机》也好,《完美风暴》也好,《U571》也好,《加勒比海盗》也好,《怒海争锋》也好,《海王》也好,面对海洋,好莱坞敢拍了,敢赢了。现在卡神王者归来,重新手把手教小弟们怎么拍海洋。海洋的特点是什么?不是蓝色,不是浪花。是大,是深,是水压,是呼吸。一个词,可怕!这是海的关键。截至目前为止,市面上的好莱坞电影,基本没有把海洋、尤其是深海还原出纪录片式的真实质感(《深渊》也没做到)。作为第二批、第三个同时又是第一个单独到达马里亚纳海沟底部的人类,卡神见过世面。海面,海底,是完全不一样的。在《深渊》中,卡神就是按照拍太空历险的方式拍海底,这种倾向从故事、布景和服装上就能看出。在卡神心目中,深海=太空。《深渊》是我心中卡神的第二神作,仅次于T2《深渊》是为数不多的把水压对人体的影响拍出来的电影好,这次A2,卡神将会用拍海底的方式拍太空历险,怎么嫁接?且看下面一个期待。三、屏气戏。我预测,一定会有一场潜水屏气的戏。先前和Apfeljojo聊过《碟中谍5》,异口同声说出最大败笔:阿汤哥水中屏气的戏,长镜头切了!坏了这么一出好戏!即使有阿汤哥和现代技术加持,这场屏气戏仍然是失败的,非常可惜。屏气戏的核心功能是什么?是让观众不自觉地自己屏气啊!让观众身而为人,体会到人的艰难。能够做到这一点,大功一件。目前好莱坞屏气戏拍得最好的,是《夺命深渊》的结尾。这片卡神当的制片人。《夺命深渊》最后,故事发展、环境设计、人物成长、道具安排浑然合一所以,一定要期待屏气戏!四、思潮。《阿凡达》后的十多年,好莱坞变了,至少我们内地观众会觉得有点陌生。这个我也不敢多说,好莱坞作为曾经世界现代进步思想的塑造者之一,怎么说呢,走得比较远了。客观说,这是市场的选择。比如我的确爱看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拍得好就激动,拍不好就想骂人。那对于好莱坞的前进方向,也是迎合他们主流市场的想法和喜好。这没啥对错,只有处理得好的,和处理得糟糕的。拿现在的标准看,《阿凡达》是讲一个白人男性作为核心英雄拯救弱势群体的故事——虽然在当年,外星人科技不如地球人,是一个不错的创新设计——但是现在就容易被解读为某XX中心主义的“傲慢”,其故事内核的确停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说白了就是套用了《与狼共舞》《风中奇缘》的结构。A2会不会受到目前思潮的影响?A2还有一个创作背景是,几年前迪士尼收购了二十世纪福斯。卡神某种意义上就是换了老板了。他是迎合,还是对抗?或者这些都没有发生?他认为自己的故事是陈腐的还是先进的?我很好奇啊。卡神的过往主题,他是偏左的,他爱讲普通人的成长故事。但按现在的标准,他又好像不够左了。呵呵。五、核心科幻设计。《阿凡达》的科幻核心其实很陈旧:沿袭自阿西莫夫在《银河帝国》系列最后一部中所畅想的盖亚(盖娅)。说白了,就是一个星球有了意识的构想。俗着拍,就是《银河护卫队2》里星爵老爸的那个样子。但是《阿凡达》好就好在,盖亚意识(也就是故事里的艾娃)的形成,它给了个充满技术细节的靠谱说法——潘多拉星球上的几乎所有生物都有能相互连接的神经系统,连成网络就是大脑。而且这个设计很好地融入到了故事中,讲明白了杰克的团体为什么要守护、如何守护潘多拉(艾娃)。这是一个理想(浪漫)主义对抗现实(资本)主义的故事。那么转战到“水之道”,艾娃在深海也必然存在的。这个核心科幻设计会升级吗?我预言不会升级。不会出现“新神”。不断升级下去,那就是漫威式拍法。用不断升级的方式带来新鲜感,能爽一时,不能爽一世。我们不要忘了,卡神是谁。卡神是最会拍续集的导演之一。《异形2》《终结者2》,都没有打破原先故事的设计框架。那新鲜感从何而来?卡神的做法是换个故事模板。《异形2》,把恐怖片拍成战争动作片,新鲜吧?《终结者2》,把恐怖的杀戮者变成可敬的守护者,新鲜吧?《冰海沉船》是灾难片,《泰坦尼克号》是爱情片,新鲜吧?那A2会变成啥?今天就聊到这里,下次更新,大概就是12月16日了。我们影院见。【2022-12-09】没想到14日能有提前点映,而且铺天盖地,这还能叫点映吗?可见院线有多饥渴。目前预售已经快突破7000万了。我目前如下安排:14日下午看CINITY点映,不知是否会是48高帧率,订单上没写。15日半夜看IMAX(数字)首映。18日中午看杜比影院。这下可以好好对比一下各个版本的优劣了。遗憾的是IMAX(激光)还没机会尝试。点映倒是有,但是我还是选择了卡神推荐的CINITY版。ISEEYOU.【2022-12-14】剧透评价开始今天的点映刚刚看完。心情很复杂,不知道今晚会写出点什么东西。先开门见山。A1上映至今十多年,A2是最值得去电影院看的3D电影。但是,在观感上,它仍然停留在A1的锋线上,没有大步向前推进。我自认为是无比坚定的无脑卡神吹,但是我也不能欺骗自己。我会尽量保持客观。3个多小时,我满脑子都是这句话:“要超越自己,真是难啊!”卡神对3D的理解的确无与伦比。和A1一样,开头加了一组司空见惯的大镜头,但从夸奇上校复活的主观镜头开始,卡神狠狠地秀了一把3D内的3D。什么是3D内的3D?就是你可以在这部3D电影里跟着人物继续看3D影像。这是一种有趣的沉浸感,在A1里就露过一手,但是在A2中表现得更加复杂。夸奇的阿凡达苏醒的主观镜头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层次,有自己面罩的倒影,后面又有被玻璃分隔的几层透视空间,视野中的人的面罩上仍然有倒影。。。这些都再渲染上眩晕的效果,质感极为真实。然后是蓝夸奇看自己生前的录影,也透着几层空间。这样的效果是什么呢?观众专注于里层了,就忘记表层了,忘记自己在看电影。这是一种技术催眠,卡神随后就极为自信地使用在了对海洋的膜拜上。可以断言,对海洋的表现,这部片子比任何海洋纪录片都真实,简直不是一个层次的东西。没有人会有一丝怀疑,这个潘多拉的海洋是不存在的。事实上,第二幕,基本上就是一个超级海洋生态纪录片。卡神疯狂地堆积自己对海洋的理解和想象,的确吊打了所有海洋电影。走出电影院,我甚至觉得自己手指上的皮肤都起皱了。这就是我之前所称之为的“信”。卡神相信,他的技术所营造的“信”,足够延续新的奇迹。然而,很可惜的是,这些技术虽然登峰造极,但是仍然与十多年前的A1处在同一个代际上。是的,在今天日记的主要部分,我要批评卡神,批评A2了。我认为卡神在本片犯了几个战略层面的失误。一、过多“老朋友”相聚,并不是一个好主意。A1中,格蕾丝博士与夸奇上校的塑造极为成功,让人念念不忘。我们认可格蕾丝博士,因为她代表着我们所愿意追随的价值观。我们认可夸奇上校,因为他是一个果敢有力的行动派,推动着矛盾不断向前发展。这两个角色代表着地球人内部对潘多拉的不同态度,我们可以站队,可以选择,可以进行简单的思辨,这是我们对他们留有记忆的原因。但是,在A2中,格蕾丝以其女儿Kili的形式复活了(让人想起基督的诞生),夸奇上校也变成了二代目蓝夸奇,两者之间剑拔弩张的观念矛盾却没有复活和延续,甚至没有什么对话的空间。蓝夸奇的关注点停留在对杰克的仇视和对蜘蛛的奇怪的父子关系上,使得A1中饱满充沛的正邪双方退步成为了私人恩怨,这的确显得有些——小气。我至今还记得A1的角色塑造是多么充满灵气——杰克把脚插入泥土,那一刻就把我征服,这是卡神所特有的天才。但是在A2中,杰克和娜蒂丽几乎就是个背景,一众小孩作为新角色也没有亮眼的表现,能推动故事前进的,不是人物的焦虑和选择,而是——说实话,我真不知道是谁或者是什么在推进故事。两拨人马的两次遭遇,仿佛是月老在牵线,有缘千里来相会。两个星球之间的战争,不能总是局限在几个人身上。当然我们可以相信A3、A4、A5可以进一步扩展矛盾,但是就A2的观感来说,有点像是《狮子王》之后看了个《狮子王2:辛巴的荣耀》。二、过多的自我致敬,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卡神在本片中自我致敬的部分实在太多了,全片《异形2》《深渊》《泰坦尼克号》《真实的谎言》的既视感极强,更过分的是,如果你看过很多遍A1的话,A2里很多动作构图和分镜都是重复的。这反而让我这样的铁杆粉丝泄气。试想,军迷们期待我们轰-20能闪亮登场时,幕布拉开,还是个轰-6Z,哪怕这个轰-6Z再魔改再先进,也最多只能挤出一个尴尬而又不失礼貌的微笑。在整体的架构上,我们几乎可以把A2看做是A1的重复。新环境-学习-融入-矛盾-解决。原来我大加赞赏的“学徒模式”,在这里基本上完整地又来了一遍,然而,A2没有A1拍得那么有节奏和有趣。三、大儿子的牺牲,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在一众孩子中,大儿子并不是主要塑造对象。大儿子负责稳,小儿子负责浪,干女儿负责仙,蜘蛛负责流浪。谁都能看出来,戏不在大儿子身上啊。让大儿子牺牲,观众心不痛。试想,在小儿子如此抢戏的基础上,如果加一场戏,让大儿子既想像父亲那样管教住小弟,又想像孩子一样跟小弟一起疯耍,最后安排小儿子中弹身亡,大儿子的弧光会非常好看完整。总之,一定要杀死观众爱的人,不要杀死观众无感的人。四、娜蒂丽的黑化处理,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大儿子死了,娜蒂丽杀疯了,甚至举刀抵住蜘蛛的脖子,说“一个儿子换一个儿子”,那一刻,我的心脏还是有一点小激动的。不错不错,人物要有大转折了,卡神会怎么处理?结果没怎么处理,娜蒂丽轻轻划了一刀,蓝夸奇投降了。啥呀这是。这个扣,可以连接好几个层面:1.蜘蛛是如何认知自己的身份的;2.娜蒂丽是如何认知自己的生命信仰的;3.蓝夸奇是如何认知自己的使命的;4.杰克是如何看待自己的family的。结果,这些层面基本没有涉及,或者说,卡神不打算借这个大动作升华全片已经相当平庸的主题,转而让它连接到了后面蜘蛛救父的善意之举。拜托,蜘蛛都被划了一刀了,还乖乖回到杰克一家身边,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五、把时代议题定格在十年前,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卡神痴迷海洋,也痴迷环境议题。环境议题在十年前的确是比较受欢迎的主题,但是当今的世界格局,已经不是焦点议题了。哪些是焦点议题?一个文明可不可以入侵另外一个文明,一个成分复杂的多元的家庭靠什么来维持团结而不分裂,在一个火药桶般的世界格局下人该如何生存……这是A2的故事完全可以讨论的,却是卡神故意回避的。我所能看到的现实映射,就是对捕鲸的控诉,这个在当今时代毕竟有点隔靴搔痒。A2很奇特地主动削弱了自己的能量,满足于营造一个无关痛痒的生态乌托邦,可能与现在观众的心理饥渴隔着一堵墙。的确,全球人民比十多年前更渴望美好生活,但是更渴望达到美好生活的具体路径。反正环保肯定不是其中之一。说了这么多缺点,我还是打五星。因为本片最大的一个优点还没有讲。这是一部顶级的动作片。讲两个对比。林超贤的《紧急救援》。两个片子最后都是在沉没的钢结构中逃出生天。看看卡神的节奏安排和空间展示,的确功底极强。再看看屏气戏。我说过一定有屏气戏。卡神这次怎么拍呢?也没搞什么花花肠子的长镜头一刀不剪。他搞铺垫。之前的学习潜水桥段,所有人都仿佛长了腮一般,观众都不会再担心肺活量的问题了。我看到半途中还在想,那最后的屏气戏还怎么拍啊。没想到卡神还是有办法的。他先让杰克溺个水,让观众在直觉上相信,他体力到极限了。然后再让杰克对前来营救的小儿子说,我不行了,你走吧。再次强化观众的认知。最后阶段,真的要表现体力不行了,游不动了,鲸鱼救场,来个胜利大托举。对比一下反复鞭尸的《碟中谍5》,阿汤哥的潜水戏没有任何铺垫,信仰之跃说跳就跳,这一对比,的确有大师和匠人之分。最后,我说一下我对近些年好莱坞的视听效果的一些观察和思考。现在好莱坞最顶级的动作片视听,有几个高峰。第一个是诺兰的。胶片,实拍,大画幅,坚持消解景别的作用。他的思路是,我机器就架在那里拍,超级高的清晰度可以保证观众需要看到的细节,用平面展现出画面纵深,3D什么的都没有意义。从《敦刻尔克》开始,《信条》达到颠峰。盖里奇的《人之怒》差不多也就跟着这种思路拍了。第二个是维伦纽瓦的。结合雷德利斯科特和罗杰迪金斯的滋养,不排斥3D,高度依赖景别,以镜头设计的妙味、低照度画面和审美非常高级的美术设计见长,《沙丘》为最高峰。第三个是保罗格林格拉斯的。手持摄影,纪录片风格,快切,高峰为《谍影重重2-3》,至今没有被超越。007系列和《碟中谍》系列此后几部都深受影响。但是这个流派现在又不流行了。第四个是卡神的。3D主义,积极拥抱高帧率,镜头设计同样喜欢较长的镜头,切换极为克制,以极为自然的虚拟摄影机的流畅运动达到景别切换的效果,目标就是用技术达到比实拍更沉浸的效果。A1、A2都是体现出这样的拍法,还有阿方索卡隆的《地心引力》是最佳跟随者。这四个高峰,好像也在相互较着劲,让现在的好莱坞仍然能够有一看和学习的价值。最后的最后,讲一个小小的困惑。点映场我看的是CINITY影院。选它,是因为有48帧。根据先前掌握的情况,A2并非全片都是高帧,而是在水下效果以及动作场面上使用了48帧。但是我在看的过程中,发现了好几处自相矛盾的画面表现,一部分镜头看起来像是在看抽帧,一部分镜头看起来又像是在加速,更有甚者,有的镜头既是加速又是抽帧。这些情况基本上是飞行戏、追逐戏中产生的。我有点不信这是片子本身的问题,可能是影院的问题。这一点,我会在后面IMAX数字和杜比影院中继续对比观察,但不会再在本文中更新了,因为不是值得特别讨论的大问题。关于A2,也并不想再多谈论些什么了。卡神这次真的翻船了吗?见仁见智。但我知道,论创造了多少激动人心的名场面,A2不如卡神之前的所有作品,包括我评价相对最低的《异形2》。那A2还值得买票看吗?废话。这年头,它已经是全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了。祝大家观影愉快,观影安全!(完)本文版权归作者Evarnold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星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