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消退的边界,依然残留海水

来源:星辰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2-21 23:12:17人气:0
宿敌

视频宿敌状态:BD中字年代:2013

主演杰克·吉伦哈尔梅拉尼·罗兰莎拉·加顿伊莎贝拉·罗西里尼更新时间:2022-09-28 17:32:26

Adam(杰克·吉伦哈尔JakeGyllenhaal饰)是一所大学的历史系副教授,和女朋友生活在一起,每天上班下班,过着平静的生活。直到一天,他在一部电影里发现了一个长得和他一模一样的演员。他利用互联网找到了该演员的资料,并联系上了他。 和Adam长得一模一样的演员叫Anthony,有一个怀孕的妻子,他一开始只把Adam当成一个疯狂的影迷,直到上网搜索了Adam的资料,终于下决心和Adam见面…

看了两遍《宿敌》,越发觉得丹尼斯·维纶纽瓦对大命题和复杂故事文本有诡诘的掌控力,一个用文学文本逻辑拍电影的导演做了一次精彩的哲学和人类学探讨。《宿敌》中的亚当和安东尼,是两个长相、身体体征完全相同,但社会身份和生活轨迹大相径庭的人,这种基调很容易走向双重人格之类、以精神问题为落脚点的悬疑片套路。类似的影片中,不管是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马丁斯科塞斯的《禁闭岛》,大卫芬奇的《搏击俱乐部》……等等,从叙事逻辑上来说,不同人格绝对不会同时出现,但丹尼斯给人物设计了两套完整、具体的生活情境,而且承载两种欲望状态的相同人物居然很真实地在同一个空间会面。如果导演的目的是想把最后的悬疑点落在人格分裂上,未免过早地破了梗,也未免表现得太过拙劣。不过影片结尾显然没有悬疑片那种令人恍然大悟的快感,反而迷失在混乱的片段中,如果再排除掉科幻片的嫌疑,从故事抽身出来去看这部影片,就会明白,影片根本无意在乎心理悬疑的真实逻辑,而是将小说文本的体量,浓缩到了一部影片中,用文字逻辑叙事,不受现实伦理和时间空间的限制,杰克可以同时以三流演员的身份释放情欲,然后又以大学教授的身份痛心疾首。如果仅仅跟随故事,想弄明白来龙去脉,就会掉入自己假设的逻辑陷阱。导演只是把欲望快意和道德谴责的纠结具象化,虚拟出一个寓言故事,截取其中一些文本的片段,精炼地解释了一个宏大命题:欲望是本能,而在现实中却需要被道德伦理控制、约束,甚至禁锢,这是欲望本身如影随形的两个对立面,是彼此的宿敌。如果大约领略到了影片的意图,混乱的片段也就容易拼凑了。开始的那把钥匙,打开了欲望的道德伦理枷锁,刺激撩人的情欲苏醒,亚当与女友的性爱几乎是直奔主题,而且每一次激情过后,女友都匆忙离开,几乎没有对白,导演用行为模式交代了亚当人格的象征,是最本能的欲望驱动。亚当寻找另一种人格的过程,也是欲望和道德约束角力的映射,最终欲望被收束,回归家庭,却又一次被钥匙打开。欲望消退的边界,依然是欲望,残留的海水,不久将迎来另一轮潮汐,只是它总是受限的,受制于欲望中心最清醒的引力……影片最考究的地方在于,寥寥几个镜头将欲望进退间的交叠,刻画地很入味,亚当和安东尼两个欲望对立面没有了明确的边界,本在家庭角色中的安东尼,计划取代亚当,动机就是最简单的对美丽女性身体的渴望,而亚当在道德的两端也越来越收放自如,很自然地扮演着受控的海浪,只是像影片开头说的,混乱的未知,有了新的模样,情欲开始寻找新的岩石。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星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