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奴役的艺术

来源:青柠影院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2-26 02:38:50人气:0
公平竞赛

视频公平竞赛状态:BD中字年代:2014

主演JuditBárdosAnnaGeislerováEvaJosefíková更新时间:2020-08-06 20:53:27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捷克斯洛伐克,少女安娜被选进了国家短跑队,正在努力训练争取奥运会参赛资格。某次训练受伤后,安娜发现自己被队里用来测试,服用了固醇类违禁药物。安娜不想再服用违禁药来提高成绩,而她的母亲和教练却有不同看法……

上个世纪8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对改革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但在表面的“深刻民主化”旗帜下却存在诸多问题。这些不可调和的矛盾也最终导致了该社会主义国家的分裂,[公平竞赛]便是这样一部以竞技体育为切入点抨击政治制度的反思电影。从内容、题材以及完成度来说,拿它去申奥似乎在情理之中。青春总是与政治扯上关系不无道理,正如美好与残酷的并置方能凸显一种强烈的反差。[公平竞赛]的剧情以及人物设定并不新颖,影片的主人公安娜是一位国家体育队的女运动员,正处在大好年华,天赋异禀,但这样一位少女却被当做捷克在国际体育赛事中获胜的竞争工具,强制其注射可能会导致不孕的兴奋剂,影片的主要矛盾便在于此。她的家庭背景在此需要简单介绍一下,因其父亲在“布拉格之春”中的表现“不佳”,她的母亲——一位原先同样优秀的运动健将被国家体育队开除,父亲则逃到了“西边”(德国),再也不敢回来。此外,她的母亲还有一位旧时的交好,是个与当时政见持异议的反动分子,他亲自撰写的“地下传单”常常交予安娜母亲保管。以上人物关系图谱的展现,均在开头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叙述完毕,根据经验人们已经可以很快猜想到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矛盾,于是我们的注意力便集中在这些定时炸弹的爆炸时间上。接下来精妙的细节处理便是为这些敏感的观众准备的,在这里视听语言承担了大部分叙事功能,读解其中的意味并不难。当安娜母亲冒着可能被逮捕的危险前去约见那位旧时交好时,情况已经相当危急,我们在之前的叙述中已经充分认识到此次见面的危险,但情绪的积累在这个场景中却没有得到宣泄,气氛中没有一丝紧张反而是一片平和。但正当我们松一口气时,明显是来自河对岸视角的大远景否定了我们的侥幸心理,只需要一个镜头胜过了千言万语。剧情的发展果然不出所料,下一个镜头便是安娜母亲坐在审讯室。此外还有一处表现得相当巧妙,当安娜得知母亲欺瞒了自己,仍旧为其注射兴奋剂时,她的脸部表情虽然是平静的,但先前平稳的镜头开始围绕着安娜进行360度的急速晃动,这里的镜头语言是安娜内心情绪的外化。影片的结尾倒是有些太匆忙,我们看着一脸正气的母女俩纷纷主动放弃了自己的美好前程,选择了与极权进行对抗,结尾与开头呼应,依然在清晨奔跑的少女卸下了思想包袱,摆脱了自己作为政治工具的身份,脚步自然变得更为轻盈了。但美中不足的是,本片的政治诉求远大于艺术诉求,单单结构紧凑、镜头语言言简意赅等做法远不能帮助其成为上乘之作。将个人命运与政治制度放在同一维度进行叙述,确实具有一种历史的批判性,但如果太注重对政治的图解便容易失去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本身的美学深度与人性深度,这种意识形态所指如此明显的,秋后算账的做法不一定在捷克国内受到观众待见,同样旨在迎合西方意识形态的做法也并没有找准评委们的兴奋点。参考[修女艾达]的获胜,强烈的意识形态诉求需配合以抢眼的风格化艺术表现手法才能胜出,也难怪[公平竞赛]在激烈的角逐中名落孙山了。本文首发于《看电影》周刊,转载请说明文调反唱唱个人公众号:电影少女放浪记本文版权归作者调反唱唱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青柠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