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帕纳西的宣告

来源:青柠影院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2-31 09:45:17人气:1
出租车

视频出租车状态:BD超清波斯语中字年代:2015

主演贾法·帕纳西更新时间:2020-08-06 20:29:00

一辆黄色出租车行驶在德黑兰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各种各样的乘客坐上车,每人都直率坦白地回答了司机的各种问题。而这个司机不是别人就是导演贾法•帕纳西本人。在这个移动摄影棚中,导演将摄像机放在仪表板上,通过这次有趣而戏剧的旅程,记录了伊朗社会的精神风貌。 导演说:“我是一名电影工作者,我什么都不做,只拍电影。电影是我的语言和生命的意义。没有什么能阻挡我拍电影。因为当…

2015年柏林电影节颁奖礼后的红毯上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象征着最高荣誉的金熊奖杯孤单地立于红毯上,而理应捧起它的伊朗导演帕纳西正在国内受到政府当局监管,无法出国。对于拍出了这样一部有趣的,反叛的,充满自反意识的杰作之导演来说,实在有些遗憾。贾法帕纳西最早跟随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工作,这部影片的设定和叙事结构也是借鉴了阿巴斯的电影十段生命的律动。与其他伊朗导演一样,为了躲避严苛的审查制度,他早期的作品以孩童为主体,但逐渐转向更具争议性的社会议题如女性在伊斯兰社会下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这些充满社会指向性的影像引起了当局的不满,帕纳西被指控拍摄带有政治宣传目的的影片来反抗伊斯兰政府并被禁止拍片20年。出租车是他在被禁后拍摄的第三部电影,这部电影延续了他一贯的人文主义关怀和贴近现实的美学运用但与前两部不同的是,出租车多了一份经历过风雨后的自嘲和轻松的苦涩却不失力量。由于拍摄条件的限制,所有的画面都是由车内的dv拍摄,影片故事非常简单,由导演本人扮演的出租车司机在德黑兰市内游荡并和上来的各式乘客对话。出租车在片中是作为一种观察社会的媒介,开场的透过前挡风玻璃的长镜头寓意着导演将透过窗户进入到生活之中,帕纳西坐在司机的位置上,也表明自己将会以观察者的身份来进入这部影片,不过,随着剧情推进,帕纳西在屏幕上显得更为强势并通过对话开始渐渐地传递他的观点。作为观众,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是两种现实,一种是关于伊朗社会的现实,我们和导演处在相同的视点,还有第二层现实就是当导演开始占据主导并和他的侄女哈娜直接地讨论审查制度时,我们看到的是帕纳西自己的现实处境。哈娜在上车后一直在讲关于学校里的一个作业,她要拍一个小短片不过老师告诉她诸多限制,她得拍一部可被发行的影片,通过侄女之口导演影射了自己被限制住的处境。如前文所说,《出租车》是一部具有反抗性的影片并充满质疑精神。在电影中段,哈娜用摄像机记录到一个新郎掉落了钱包,而在边上的小男孩把钱包占为己有,哈娜要求男孩把钱包还回去,不然她的电影就不能发行了,哈娜恳求男孩改变他的现实行为来配合她在片子里宣扬好的品德。在这里导演利用这一荒诞的情境讽刺了审查制度的荒谬不合理。先来思考一个问题,电影是什么,电影虽然不是完全的真实,但是电影具有很强的模拟重塑现实的能力,所谓现实主义就是通过精心安排后呈现出来的拟现实的场景,它还是脱胎于对于现实的观察与思考。而在审查的干扰下,电影失去了这种模仿现实的能力,在政治体制的管控下,创作者只能呈现所谓可被接受的,符合政府当局意识形态的现实,而这是与电影本身的刻画现实的潜力所相悖的。帕纳西通过这样一个场景引导观众质疑在银幕上看到的影像,如果哈娜成功改变了男孩的行为,呈现在屏幕上的就会是被更改过的,符合要求的现实。在后面导演与侄女的对话中,他又多次重申了这一观点,哈娜抱怨说老师告诉她你们要呈现真实,但如果现实是不好的,就不要拍,那到底要拍什么呀?帕纳西质问了政府的审查制度,也邀请观众质疑所看到影像的可信度并积极地从被改头换面的影像中寻求真实,如果电影只能展现被更改的现实那还有什么意义呢?在电影结尾,导演的一位朋友送给他一朵玫瑰并表示这是献给所有爱电影之人的。然后,镜头又透过前挡风玻璃对准了窗外的街道,这和开头的镜头呼应,只是在前景中增添了一朵玫瑰。到最后一个镜头,导演和侄女下车,几个应该是政府派来的男子撬开车试图销毁录像。这朵花是对电影的热爱与激情的象征也承载了帕纳西继续创作的决心。当权者也许拥有权力控制电影创作,有办法监管那些不肯服从的电影工作者但无法掠夺人们对电影的爱和想要自由表达,揭露现实的欲望。最终,帕纳西宣示了自己还要继续拍摄的意愿并以一种美丽的方式完成了他的宣告。本文版权归作者不安之歌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青柠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