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惹我》——施暴者成长的外因

来源:星辰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5 17:23:41人气:0
充满暴力的电影,居然可以让观众笑得开怀,足见编导的技巧娴熟。编导对于暴力,并不进行充分地展露,每次的暴力过程只留下头、尾,只展示起暴的原因、暴力的结果,而施暴的具体方式很少,偶尔有也很写意的镜头快速闪过。所以,本片留给观众的记忆,更多的不是黑帮、暴力,而是紧张之后的轻松,胜利之后的愉悦。前面约80%的片长,编导在制造紧张。妻子在超市、儿子女儿在学校,都遭遇了异乡人的嘲讽,也可以说是遭遇了种族歧视。而,面对他人的不良情感,他们采用了非常规的方式,强硬到夸张地去报仇。丈夫,为了让自来水变清,采取的方式更具有破坏性,让观众感觉,这是一个通过蹂躏他人获得快感的心理变态。当丈夫以作家的身份在电影院中接受访问时,观众可以梳理出他的成长过程,女儿与儿子的现在就是他的曾经。观众可以看到一个施暴者的成长路径,而这个路径并不是他们主动选择的,而是环境中恶意的人将他们推上了这条道路。这个家庭的每个人,并没有强烈的做恶动机,甚至他们尝试与邻居搞好关系,引出他们施暴的是周围人的恶意。妻子爆炸超市,是遭到了市井小民的歧视,Keepthechange一句话就测试出了那家伙的德行;儿子不仅用暴力直接反击,还会拉拢帮派;女儿把骚扰的男人打翻,也会因真爱被骗而怒火中烧;面对打官腔的政府人员,丈夫还是用暴力解决问题。他们施暴,似乎都有非常充分的理由。观影的过程,是典型的紧张后获得轻松,这是因为:这一家人遭遇的不良处境,观众也都经历过。观众也曾经有用暴力还击的冲动,影片中的人物为观众实现了心愿,把那些败德的人打翻在地,观众也获得了报仇后的快感。最后一场子弹横飞时,观众希望这一家人获胜,甚至会感觉他们是正面角色,“好人”。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星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