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童趣半部圣哲

来源:星辰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3 04:52:53人气:0
就像前面豆友说的,人物造型天书奇谭风格。色彩简单,线条肯定。但是画面的其他部分,背景和装饰物,风格比较接近MichelOcelot,也就是《阿祖尔和阿斯马尔》(AzuretAsmar)的创作者。非常的精密繁复,每一格画面都充满无数细节,层次很多,细节之中甚至包含着更多的细节,忍不住要停下来一帧帧推敲。比如,雪花一片片,每一片都是花形分瓣的;绿叶有叶脉纹理,书中的插图层层叠叠画中有画,但烟雾是老式连环画中的气团线,海水又是抽象的,石墙则是笼统的。虽然静物和景物是装饰风格,但是用色很复杂,从传统的淡彩风格到装饰纹样、拼贴、画框、写实的质材和质感,都有利用。眼拙,没有注意到是不是也用到了3D构造....“我们决定不用透视,因为那个时候(古爱尔兰凯尔特时期)透视还没有出现”。----------剧本作者之一FabriceZiolkowski对于画面风格解释说。这部动画的导演用了六年的时间构思和准备“凯尔经的故事”,从动画专业毕业的TommMoore之前没有拍摄电影的经验。这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动画。在筹备《凯尔经的秘密》期间,他的作品多和广告MV有关。《凯尔经秘密》背后是一个多国部队(当然在欧洲很常见),大部分资金和人员来自爱尔兰和法国、比利时,也有巴西和匈牙利参与。“凯尔经的故事”在TommMoore最初构想里完全属于成人世界的故事,目的是表现凯尔经诞生的那段爱尔兰历史时期。主人公布兰登最初只是一个出现几分钟的小配角。在FabriceZiolkowski的帮助下,故事演变出现在的童话色彩。相对于影片后半部明显表现成长和人生历程,布兰登天真烂漫的童年经历显得格外突出,也使维京人入侵前后的情节不那么连贯。不知道这种改动算不算成功。根据访谈,TommMoore说想用故事表现凯尔经和那个时代。但是从全片看来,凯尔经是什么?凯尔经的内容?凯尔经的影响?就像影片开头所描绘的一样,是一个传奇。直到影片结束,也依然是一个秘密。也许导演在刻意渲染经书之神圣”不可言传“,也许虚化的”凯尔经“可以用来象征所有神圣的智慧,也许,只是”凯尔经“对西方来说太过熟悉而不需要特指................总之影片的后段仅传达了一种意象:即凯尔经被书写,被流传。并没有具体答案。部分凯尔经常识有兴趣的观众可以参照维基http://en.wikipedia.org/wiki/Book_of_Kells凯尔经(BookofKells)相传是世界上保存最久远的手抄本圣经,现于都柏林圣三一学院馆藏。其内容部分来源于较早的拉丁文圣经(Vulgate),据传由凯尔特僧侣于公元9世纪绘制。其中插图繁奢复杂,装饰色彩浓厚。出于对原经书彩图的尊崇,电影努力再现了这一奇妙的画风,而且更加精致,极富想象力。TommMoore认为古爱尔兰时期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时期,一本经书诞生背后是各种文化交织与碰撞的结合。动画中展示制造墨水的技术,来源于当时的阿富汗;而绘画则受到摩洛哥人的影响,再加上凯尔特传说,当地的异教民风,加上古爱尔兰的特点,还有之后要展现的新基督教的引入,维京人入侵等等.....综合形成了一本神圣经书的风貌。这也正是导演想在动画中表现出来的多元色彩。影片能看出TommMoore和创作团队的努力。但剧情在如此庞大的背景和表达野心下未免有些指向飘忽、叙事笼统。除了结尾布兰登回到修道院,影片的前半段和维京人入侵后的情节几乎没有统一的情感关联。布兰登的决心、意志、个性在离开修道院之后的叙述里也没有再提及。布兰登在洞穴里得到晶石之后与”阿诗林“的联系也不加解释地回到了简单的”人与兽“之间。如果说影片前半部是以一种迪斯尼的快乐精神在表达童真和童趣,那后半部遭遇现实的挫折时就表达得过于严肃和庄重了。当维京人入侵时,按照传统的叙事,我们都会内心期待阿诗林带来森林的守卫,代表神秘的力量拯救人们。但是,故事驶向了与之前的童话作风完全不符的现实方向------------平民被屠杀,院长被砍倒,布兰登和画师在火光中落荒而逃。不光逃跑,布兰登还逃到了天涯海角,从此谱写伟大的经书。这些智慧的象征当初并没有救苦救难,结尾也并没有给布兰登带来传统意义上的幸福和团圆。对一部有一半儿童片色彩的卡通电影来说,所有理想化的期待都会落空。这显然是一个非常另类的故事。主角尽管实现了梦想,但是梦想具体是什么?梦想能给人带来什么?一切都指涉不明。而在这个过程中遭遇的苦难,却是具体的,真实的,并在故事结局没有得到任何回报。这是从传统角度,尤其由影片前半部的童话视野展开而得到的概貌。--------------------------------------------成人思维如下-------------------------------------很明显,TommMoore不够圆滑地思路更多是面向成人的。他侧重《凯尔经的秘密》所带来的思考,还有象征性。正如他所说的多元文化,在古爱尔兰,在一个处于进化中,尚不发达的历史时期,可能会显现出来的矛盾和联系,这部电影中都有交代。阿诗林可能是布兰登的想象,在孩童世界,是想象力,是青春期。但是外在看来也是神秘力量,一种对大自然的崇拜,也是凯尔特文化传说对当时人们的影响。阿诗林后来指引小猫盗走钥匙的段落时响起一首美丽动听的凯尔特民歌,仿佛一种催眠的力量(插舌:影片配乐优美令人难忘,爱尔兰的音乐向来令人神往),和后面的洞穴段落一样,有独立于全片的妖异气氛。神秘的森林和森林里神秘的洞穴则是一个未知的世界,有力量的象征,也有邪恶的象征,不是征服就是被征服。院长修建高墙可能没有实践过,也没有经验,但是出于一种现实考虑。他像那个时代的智者、领袖,拥有足够的力量而不是智慧,要用有限的手段面对未知的威慑.......当和弱者的观念发生冲突时,就只有强制执行。同样的冲突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在延续....经书的传说相当于一种”精神指引“,给思想贫瘠的时代和人带来光明。同时传入的还有”科技“(墨水象征)、信念(完成经书)和”理论指导“(画师的叮咛,传教),只是缺少院长这样权威的实践派去执行。于是布兰登作为一个有创造力的后生填补了这个空缺。一个刚刚”对外开放“的时代,智慧和实践还没有完美结合,付出代价似乎必然的。于是维京人入侵了.....杯具蔓延......以上,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依然延续.......正因为智慧和信仰处于一种蒙昧状态,技术落后,人们还保存着原始信仰。被那些代表着功利和扩张、技术更先进的维京海盗抢掠似乎命中注定是不可抵挡的。选择逃亡,保存”智慧的种子“,继续文化传承,这是《凯尔经的秘密》中比较肯定的态度。尽管智慧可能在偶然的情况下,被迫流传下来......可很多动人的历史往往不正是这样造就??这是TommMoore赋予凯尔经的传说。仿佛前后不搭,角色付出没有回报,看起来无解的《凯尔经的秘密》实际上暗示着历史必然,人类进化。只不过因为指涉过于宽泛而无法准确定向于不明真相的观众还是别有用心的观众.............以上,在任何一个时代也还在延续.....................===========================================图片和设计稿欣赏可以参考这个:http://www.mtime.com/my/inside/blog/1990522/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星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