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之愛—艾莉莎與瑪榭拉

来源:星辰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1 01:48:49人气:0
故事從一位女孩兒的獨白開始,她帶著對自己身世的疑問踏上旅程,尋找養父母口中的「那些女人們」。她們是誰?艾莉莎與瑪榭拉。尋找「那些女人們」的路程很長,下了火車還要走很遠的路。穿過一片片水田,盡頭是一間普通的平房。破舊、平庸的房子,走出來一位老婦,拿著酒瓶,微醺的眼睛,搖晃的步伐。她們四目相對,老人認出了她,丟掉了手中的瓶子。她們有著相似的眉眼與面容。「我想知道所有的事情。」「要知道所有的事情是不可能的。」愛的開始——「我喜歡你的痣」和修女生活在一次,從小在修道院長大,艾莉莎卻不相信上帝,可以判斷她對自己的性取向早已熟知,若信仰會令她這樣的人下地獄,爲何不活在現世呢?所以她相信一切活的東西,它們存在且合理。馬、鴿子、蝸牛......她善良、熱情、樂於助人,同時生活平庸而無味,她一定想要愛和被愛,希望尋找靈魂伴侶。瑪榭拉出現了。一個不愛笑的女孩兒,將所有的笑容都給了艾莉莎。糟糕的生長環境,未知卻被安排的人生,經歷被捨棄、又被領回家庭,承受病態的父母之愛。瑪榭拉因爲生病錯過開學,第一日上課就遲到,還把自己淋得一身濕。是艾莉莎幫助了她,幫她擦身、帶路、解決遲到曠課的麻煩。或許瑪榭拉撒謊了,前幾天沒來上學可能并非因爲生病,而是因爲家庭。但在自己孤立無助時,她感受到誠摯的、被關心的滋味。愛情的感覺在初見時便發生了。從瑪榭拉脫掉被雨淋濕的衣服時,艾莉莎不斷敲擊書本的手、和無處安放的眼神,還有她對一個陌生女孩毫無保留的相信與幫助,甚至如故人一般和她開玩笑。還有那份第一日分別時便存在的依依不捨。睡前,瑪榭拉一遍一遍的練習第二天見到艾莉莎的問候,一遍遍地念著艾莉莎的名字。第二天仍舊下雨,她不打傘,不是忘了,而是能有更長的時間和艾莉莎相處。細節刻畫是艾莉莎在幫擦瑪榭拉擦身的時候,她充滿情欲的撫摸和瑪榭拉的鷄皮疙瘩。我確定我愛你艾莉莎帶瑪榭拉參觀了自己的房間,在這次聊天中,她們談及對婚姻和男人的看法。艾莉莎表明自己不願嫁給男人,卻換取不到瑪榭拉對這些問題的肯定的回答。艾莉莎問瑪榭拉,有什麽事情是你能確定的嗎?這句話很有意思,在遇見艾麗莎之前,對生活、婚姻,她不在乎,沒什麽好確定。而後來她確定了一件事,就是她愛艾莉莎,願意和她永遠在一起。而「確定」也見證了瑪榭拉的變化,貫穿整部電影。海邊漫步最美的一段,亦預示二人永恆的愛和承諾。水邊的散步,她們異口同聲地說夢見彼此,艾莉莎分享她一輩子向往的生活。她幻想自己騎著馬,越過大海,到岸邊,到阿根廷。雖然她覺得那只是荒誕的構想。而聽過之後的瑪榭卻拉著怕水的她下水,她們手牽著手,在水中嬉戲,鏡頭隨著二人的動作搖擺,她們笑著、鬧著,快樂仿佛夢境一般不真實。當晚,艾莉莎說,如果我現在死去,跟你在海里的那一刻,會是我人生最美好的時刻。瑪榭拉親吻了她,耳語道,將來有一天,我會爲你買一匹馬。艾莉莎與瑪榭拉就這樣相愛了,並將不真實的夢一步一步變成現實。三年的分離將愛情醖釀的更濃烈而綿長。她們互通書信,字裏行間都是對彼此的眷戀和愛。而她們的文字是如此真摯、大膽、細膩而又迷人,我愛極了瑪榭拉寫給艾莉莎的回信:“親愛的艾莉莎,我剛讀了你的信,咀嚼著你的話語,就像觸碰到了你的肌膚。有時,我會想象你寫信時自己就站在你身邊。當你寫信給我時,我看著你,你的每一個動作,寫給我的每一個字,我認真地注視著你的手,你的痣,你的每一個停頓,你的慌張,還有我自己。我想象我們所有的信編織成一張毯子,我們赤裸著身子躺在上面,好像我們寫給對方的一字一句,保護著我們,使我們不再寒冷。忘記人們的閑言碎語,忘記距離。每次收到你的來信,在打開前我都會將之擁入懷中,如我擁著你一般。你的文字撫慰我的心,消除我心中因見不到你而產生的恐懼,以及有一天你不再寫信給我的憂慮。你字裏行間的愛意絲絲滲入我的肌膚,我覺得我身上的痣就是你的話語。我好愛你,艾莉莎。”「在一起,永遠。」爲了這個承諾,她們經歷了痛苦、掙扎、犧牲。年輕的時光,在享受彼此最真摯的愛和美好熱切的性的同時,她們一直活在閑言碎語和作爲異類的傷害中。改變距離,住在一起,代價不僅是來自言語上的攻擊,還有身體上的。艾莉莎被石頭砸得頭破血流,瑪榭拉只能躲在房中,心疼卻又無力。爲了永遠在一起,她們下定決心,艾莉莎將要以死去表弟的身份重新生活,以男性的身份迎娶瑪榭拉,瑪榭拉亦在艾莉莎改頭換面時,懷上他人的孩子,以掩耳目。臨行前的對話是如此堅定。「你知道我們該怎麽做,對吧?」「知道」「你確定嗎?」「確定」「你愛我嗎?」「全心全意」瑪榭拉給出了所有肯定的答案。而艾莉莎臨行前的夜晚,再次詢問。這不是她不夠堅定,而是她的愛是為對方考慮,愛瑪榭拉,選擇權交給她,想她真正幸福,怕日後會受更多的苦。「瑪榭拉,換一種方式生活,其實還不算太晚。一種...正常的生活」「別説話。我的正常生活就是和你在一起。沒人能給我你所給予的一切。沒有人。永不可能。」瑪榭拉是倔强的人,她對承諾的堅持如此可貴,愛才能升華爲永恆。於是她們結婚了,在上帝的見證下,許下承諾,留著眼淚,親吻彼此。但這樣的做法還是沒帶來安穩的生活,社會想要的不是艾莉莎的男性身份,而是要女同性戀下地獄。她們遭到驅逐,逃亡,被關進葡萄牙的監獄,孩子在監獄中出世。在獄中,她們仍沒有放棄彼此,并且為彼此做犧牲。知道她們的罪行后,艾莉莎强調瑪榭拉是無辜的,甚至撒下一個又一個謊。而困難只將瑪榭拉的堅持淬煉得更堅定。面臨可能會更加糟糕的未知,瑪榭拉卻說「至少我們在一起了」。當艾莉莎因自己承諾沒有保護好她而請求原諒時,瑪榭拉卻阻止她不必爲此道歉。在她們二人的關係中,相互理解,毫無埋怨、爲對方考慮,是因愛一直存在,亦達到一種平衡,使之永續。即使在監獄中,艾莉莎還是會送給瑪榭拉一朵小花。對在一起的渴望,與葡萄牙社會對她們的寬容,她們最終可以離開。瑪榭拉說,「這個監獄不是問題,問題在於監獄外。」面對社會的不容忍,她們曾經做出了各種妥協,女扮男裝、結婚、懷孕。這世界已經容不下兩個怪胎了,又怎麽會放過怪胎的孩子?而爲了在一起,她們離開了孩子。佯裝毫無眷戀的與典獄長夫婦道別,卻在開車後放聲痛哭,是瑪榭拉對孩子的懺悔,亦是她爲愛做出的犧牲。永恆之愛「這一切值得嗎?婚姻、鬧劇、坐牢?抛棄我?值得嗎?」多年後,女兒這樣問道。瑪榭拉摸了摸她的臉頰,笑著起身,走向遠處,迎接艾莉莎的歸來。兩人年邁之後相遇的場景電影中鏡頭和濾鏡的磨砂處理,可以確定不是當時發生。女兒在問完瑪榭拉后并沒有因聽見馬蹄聲而向遠處看,而是目光追隨著瑪榭拉,她起身、向前走。而從片頭房間物品的擺設,門口只有一張老人坐的長椅,以及另一個椅子上飄著白色的綢緞,或許是艾莉莎的遺物。一切的一切都表明只有一人生活的蹤跡。此時的艾莉莎應該已經離世了,但她永恆活在瑪榭拉的心中。而瑪榭拉迎接愛人歸來的場景,亦應是陷入了回憶。「值得。」瑪榭拉用行動做出了肯定的解答。當完成了對心愛的人的承諾,看見她騎著馬奔馳,因她快樂所以自己内心無限的滿足。漫長而艱難的一生因愛而值得。瑪榭拉笑著起身向前走,仿佛在説。「我們之間永恆的愛,可支撐我在孤身一身的時度過餘生。」而不論這途中有多曲折,她們最終實現了這個承諾。死亡亦不能將她們分開。因爲對彼此毫無保留、無畏犧牲的愛,她們最終達到了永恆。我的粗淺評價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艾莉莎與瑪榭拉的同性之愛,成爲導演創作的原型。永恆之愛是我理解全片的主題,這種愛是普世的,不論在異性與同性之間都彌足珍貴,而同性的背景亦令愛本身更加偉大。全片的構成是完整的,亦有驚喜之處。好像書本、痣、章魚......這些意象都是愛與情欲的化身,處理得亦很美。黑白調色令畫面嚴肅又有時代感,人物的表情更加立體。同時我也因沒有看到彩色的兩位演員及美麗的景色而感到遺憾。瑪榭拉勾走了我的心。一個面容透露著倔强的演員,一顰一笑都是那麽迷人,她眼神和對白中對愛的傳遞是如此到位。瑪榭拉在她的演繹下,成為堅定、勇敢、果斷、美麗的女性,完成了對追逐永恆之愛的詮釋。相較而言艾莉莎差强人意,在對戲中、反應中不能達到瑪榭拉的濃度,稍顯遜色,在兩人讀信對白中尤爲明顯。但她卻演出了溫柔的愛。若説瑪榭拉對永恆的愛的完成是堅持,艾莉莎便是願意爲了愛的人放棄,她的愛是溫柔的,妥協的。構圖、配樂亦可圈可點,符合故事推進。因爲這部電影,愛上了扮演瑪榭拉的演員,期待看到她的更多作品。還要感謝導演對LGBTQ群體的關注與呈現,帶來如此故事完整的影片。我從不相信永恆的愛,而不論是《隱秘的愛》還是《艾莉莎與瑪榭拉》,都試圖告訴我,斯人如彩虹,遇上方知有。隐秘的爱(2020)9.12020/美国/纪录片同性/克里斯·博兰/特里·唐纳修帕特·亨舍尔伊莉莎与玛瑟拉(2019)8.42019/西班牙/传记爱情同性/伊莎贝尔·科赛特/纳塔利娅·德·莫利纳格蕾塔·费尔南德斯本文版权归作者舟一五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星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