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视角的女性电影:《破碎的拥抱》

来源:星辰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3 01:23:14人气:0
推荐理由:阿莫多瓦的第十七部影片,虽然不够惊艳,但依然精彩。片名:《破碎的拥抱》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主演:佩内洛普•克鲁兹、布兰卡•波蒂洛类型:剧情上映时间:2009年5月读家:白小顶推荐指数:★★★★☆☆一句话点评:虽然是男性的视角,但是说的还是女人的故事,依然是女性主义电影初看到这部戏,熟悉阿莫多瓦作品的人马上会想起他的《不良教育》,同样是现实和过去交织,同样是时间和空间的错位,同样是由回忆推动情节。与前者关注边缘人群不同,除了双目失明的前导演,这一回所有的角色身份都很正常,少了几许冲突和对峙。没有了《对她说》娓娓道来的暧昧情愫,也没有《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中绚丽缤纷的色调,更没有《回归》中把家庭女性成员间错综关系和情仇发挥到了极致,用“情妇的情人”足以概括剧情,——这是一个关于爱、背叛和欲望的故事。熟悉的主题,老套的内容,重复的方式,唯一的变化男人地位的提高,甚至取代女人成为了事情的叙述者,尽管视角有变化,但是运用的方式和元素都是阿莫西瓦最擅长的,表现的也是女性的自我身份论证,所以很难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于是,很多人只看到了一个冗长,纠结,乏味的多角恋故事,其实这并不是全部。电影采取了戏中戏的形式表现,已经改名为哈里•肯,成为作家的马蒂奥为我们讲述了自己昔日拍摄电影时发生的一段令人惆怅的情伤。不仅有导演和女演员丽娜为爱出走的回忆片段,还有关于那部《女孩和手提箱》作品的拍摄和表演,更有负责监视女演员的富商儿子镜头中的影像,从电影的选角,到拍摄过程,到恶意剪辑,到失败首映,到重新恢复,不同的视角,全方位的向我们解析这段“一部电影是如何炼成的”。抛开主角之间的恩怨情仇,影片用现场记录,导演回忆、事后交待等多种手法交织了一个在经纪人、导演、演员和制片人之间的复杂关系,而一部作品的成败往往是众多因素共同的结果,可以说在众多貌合神离、纷纷扰扰情感的背后,更是对整个电影产业规则的揭露,这比起阿莫多瓦以往只局限于人物个体感受的作品,无形中增容了不少,所以,亲自参与编剧的阿莫多瓦称这部非典型女性作品是“写给电影的情书”。色彩和情色一直是阿莫多瓦作品中典型的标志。《破碎的拥抱》中没有那么多艳俗明媚的颜色,而情色镜头却依然存在,对于阿莫多瓦而言,这些镜头本来就可以和吃饭,睡觉一样自然,与其欲盖弥彰,不然坦坦荡荡来的直接。电影没有选择在那个煽情而动人的拥抱时结束,最后十分钟展示马蒂奥重新剪辑后《女孩和手提箱》的片段,这是电影最闪光的地方。这个幽默,讽刺充满了黑色喜感的故事,竟是阿莫多瓦向自己作品《精神濒临崩溃的女人》致敬的,——用一种荒诞的方式为自己总结,向经典的时代致敬,只有阿莫多瓦敢用他用这样的方式向电影示爱,可以说,《破碎的拥抱》是融入阿莫多瓦个人情感最多的一部电影,与其说是写给电影的情书,不是说是阿莫多瓦写给自己的情书。尽管难有惊艳,但是依旧保持精彩,而阿莫西瓦对电影的感情更是无法让人忽视。相信影片之所以叫“破碎的拥抱”,正是因为作家的碎片式的回忆串起了整个故事,也象征着他和女演员那虽然美好却无情破碎的爱情,——身份或许更改,回忆只有片段,爱人可以红消香损,而影像已然超越了情感,得以长存。阿莫多瓦获奖作品回顾:  1988年,《精神濒临崩溃的女人》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编剧奖,获欧洲电影节最佳青年电影奖;  1991年,《高跟鞋》获法国恺撒奖最佳外语片奖;  1999年,《关于我母亲的一切》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2002年,《对她说》获奥斯卡最佳编剧奖,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非英语片、最佳编剧奖,欧洲电影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剧本奖;2006年,《回归》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剧本奖,美国全国评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欧洲电影奖最佳导演奖。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星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