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走进虞美人花海,再也没有回来|电影《青春誓约》与一战的故事

来源:星辰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3 09:31:19人气:0
BBCFilms拍摄于2014年的电影《青春誓约TestamentofYouth》,改编自女作家VeraBrittain写于1933年的同名自传,很节制优美的笔触,却描写了整整100年前那场无比惨烈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无数葬身于此的青年。故事开始于1914年的春天,那时候一切还是那样美好,富足人家的女儿Vera年方十八,美丽聪慧,和弟弟Edward感情甚笃。她最苦恼的事,就是父母虽然宠爱她,盼着她早日找个如意郎君,但她也想和弟弟一样外出求学。如何跟弟弟一起软硬兼施,说服父母让她去考牛津,是她全心全意思考的大问题。假期,弟弟带来了他的好友,骄傲的Roland。而温和的Victor,是姐弟从小的好友。4个青年人,徜徉在英国乡村的原野上,布满涟漪的湖水,参天的树木,划过柔柔草尖的手指,矜持的裙摆,他们笑着,嬉闹着,谈着诗和艺术,有的相爱了,有的默默守护着。电影至此,铺陈着青春、阳光、爱与美,他们都是好人家的孩子,他们都有大好前程,Vera终于考上了牛津,然而美好自此戛然而止——1914年8月,英国对德意志宣战,男孩子们都入伍了。然后,他们都死了。Vera失去了所有她爱着的男孩子。未婚夫、弟弟、好友。尽管她中断学业,去做志愿护士。尽管她抚慰了未婚夫Roland被战争洗劫过的灵魂。尽管她翻遍伤兵,抢救下弟弟Edward的性命。尽管她无限温柔地向失明的好友Victor求婚——她知道他一直爱着她。他们还是都死了。电影中,有一个片段令我很动容。就是当Edward入伍的时候,年轻人们还是那样朝气蓬勃的样子,而Vera和Edward的父亲,一贯以一家之主形象示人的父亲,哭了,哭得像被打碎一样。大人们都知道战场意味着什么。佛兰德斯战场的德军如今,初到欧洲,我们会惊讶的一件事,就是他们如此重视对一战的纪念。这也难怪,在我们大部分国人的印象里,二战还算感同身受,而一战,则是遥远的地方发生的遥远的战争。而欧洲,就是这个遥远的地方本身,这场战争,起初是叫“欧洲战争”的。法国凯旋门永恒不灭的长明火,起初也是为了纪念一战阵亡的无名将士而点燃的。这场规模前所未有的战争,塑造了我们今天身处的世界,可以说是所谓旧时代和新时代的分水岭。在此之前,世界还是那个矜持的旧时代,安定了一百年的欧洲,人们惊叹于工业革命的成就,乐享着科技带来的便利,但生活还是那样有板有眼,阶级分明。人们对待战争的态度依然传统,为吾王而战是一种荣耀,甚至是贵族专享的光荣。忠君爱国是理所当然,战死疆场是英雄所为,这些,很少有人质疑过。一战打响后,本是欧洲的局部战争,却因利益所在裹挟了整个世界。此后,固有的古典政治和经济体系无以为继,无数精英阶层的子弟葬身沙场,阶级分崩离析,加之科技的突飞猛进,终于塑造出了一个新时代,并一直延续至今。当今世界的所有格局、纷争、问题,例如工人、女性和黑人地位的提升、金本位的消亡、美国的崛起、中东问题,几乎都可以上溯到一战时期,战争打乱了原有的利益分配,加速了新的利益争夺。而一战本身,重机枪、坦克第一次大规模投入实战,绞肉机一般的战场,7000万人互相厮杀,1000万人丧生,如丘吉尔所言:“骑士精神从战场上消失了,战场成了一个单纯的杀戮的场所。”越是出身贵族追求荣誉的军人,死亡率越高。最终,没人能说清这场世界大战的意义为何,而军人们,本应是儿子、丈夫、父亲的那些年轻人,白白丧失了性命。活下来的人,忍受着丧失挚爱的痛苦,也不得不对战争进行反思。现代的反战思想就此产生,不论是否出师有名,不论是否正义在手,反对一切形式的暴力战争——要和平,不要战争。在英国,每年的国殇纪念日RemembranceDay(11月11日)前后,几乎人人都要佩戴虞美人花型的胸针,这些胸针,由英国皇家退伍军人协会售卖,所有款项用来救助退伍老兵及其家人。为什么要佩戴虞美人,而不是其他花朵呢?这中间还有个故事: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激战正酣。加拿大军医约翰·麦克雷中校在比利时和法国交界的佛兰德斯战场,亲历了战友的死。目睹着漫山遍野盛开的虞美人花彷佛将士的鲜血,他以逝者的口吻,写下了著名诗篇《在佛兰德斯战场》:在佛兰德斯战场,虞美人迎风开放开放在十字架之间,一排排一行行标示我们断魂的地方云雀依旧高歌,展翅在蓝蓝的天上可你却难以听见,因为战场上枪炮正响我们死去了,就在几天前我们曾经拥有生命,沐浴曙光又见璀璨夕阳我们爱人也为人所爱,可现在却安息在佛兰德斯战场继续和敌人战斗吧颤抖的双手抛给你们那熊熊的火炬,让你们将它高举你们若辜负死去的我们我们将不会安息,尽管虞美人染红佛兰德斯战场lt;图片9gt;lt;图片10gt;这首诗在英国杂志《Punch》上发表后,流传甚广,成为了一战时期最著名的诗歌。也正因为这首诗,虞美人成为了一战各参战国对阵亡将士的纪念佩花,后来延伸到对所有阵亡将士的纪念。欧洲之外的几个英联邦参战国,比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对一战阵亡将士的纪念甚至比起欧洲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加拿大,虞美人胸针也是必备的纪念品。在《青春誓约》原版书籍的封面上,就有一朵触目惊心的虞美人。电影海报中,也有一片虞美人盛开的原野。在电影尾声,那一个个鲜活的身影消失掉的时候,彷佛他们走进虞美人花海,再也无法回来。现实中的Vera,在停战后重拾学业,决定记录下他们这一代人的故事,后来也成为了著名的反战主义者。——对战争最好的纪念,并不是血一样的花朵,而是再也不要发动战争。谢谢观看,我是珊珊cat,猫咖的猫主编。我们的宗旨是,知书达理,玩物丧志~~微信公众号:mockupcoffee/猫的咖啡漫游知乎专栏:猫的咖啡漫游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星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