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武求禅入山林清泉明月伴余生

来源:星辰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3 23:50:59人气:0
蛛网蚕食,苍山峻岭,边塞小镇,废堡街道,阴森古宅,布衣书生,斗笠剑客。开篇寥寥数笔,便将这迷离幽远的古意铺展开来,一花一叶,一观一景,皆是山水风骨的优雅定格。比起张彻的硬弓硬马,拳拳到肉,我更喜欢胡金铨的画意诗情,空灵深刻。胡金铨的江湖是文雅的,优美的,是阴阳难辨的,如《大醉侠》里的粉面书生,《龙门客栈》里的东厂太监,再如《侠女》中刚烈英气的杨慧贞。胡金铨极其注重意境的营造。他的电影中,每一个镜头都是一副山水画,构图讲究,光影到位,人物造型和道具摆设力求还原历史,犄角旮旯也有精致妥帖的小细节。书画琴棋诗酒花,确是样样不离他。他对电影艺术的苦心孤诣,颇似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抚琴而歌的杨慧贞,蛾眉臻首,明眸皓齿,艳若桃李,冷如冰霜。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把月夜私会以身相许拍得不带一点旖旎,只留满室莲香。欧阳全识破石瞎子将军身份时,秋雨绵绵,斗笠纸伞,芦苇飘荡,古屋苍凉,即使没有青石板街,也自得一派幽远意境。杨慧贞一行为躲避追杀,翻山越岭,涉水而行,白纱,松林,清泉,怪石,就算没有明月夜间照,也不失宁静淡泊之感。而侠女与东厂特务的竹林决战一段,则更为经典,李安便是受其影响,才有了玉娇龙与李慕白飘逸似仙的竹林打斗。对汉民族来说,竹是极特别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它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这是一种精神风貌,文化财富。阳光穿透竹林薄雾,一派空灵,轻易的便联想到王摩诘的禅诗,“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以静制动,动中求静,长时间的对峙、快节奏的打斗,瞬间的凝滞与动感将戏剧张力发挥到极致。《侠女》无疑是侠的故事,却偏偏由儒家引出,释家收尾。顾省斋是穷酸书生,乡野文人,“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卷入朝廷党争漩涡之时,妙用智计,巧设圈套,毅然帮助忠良之后。这是儒家的入世。杨慧贞、鲁丁庵、石将军可看做江湖侠客、民间义士,是东林余党、魏忠贤的眼中钉。“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凭着一身利落功夫,既趋人之急振人不赡,又暗自筹谋复仇大计。因顾生有恩,便以身相报;有难之时,不顾自身安危,保全他人性命。这是侠的知恩图报,轻生取义。高僧慧元大师等人,则代表释家禅宗,他们的出场恰如其分,恰到好处。风卷残云般结束争斗,为剧中人指明放下屠刀的道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俗缘未了善自珍重。这是释家的空灵禅意。杨慧贞看透了,顿悟了,于是皈依空门,青灯古佛了此残生。顾省斋却参不破这玄妙,于是携着襁褓中的幼子,跋山涉水寻找杨慧贞。“孽缘已尽,皈依空门,顾氏香烟,绵延不绝。”影片末尾,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慧元大师慢慢走上山顶,步伐稳重沉缓,神情肃穆安宁,盘腿坐下,太阳在其身后形成一圈佛像光芒,影片随此落幕截然而止,但那一瞬间的空灵禅意,却震慑人心,悠远流长。恩仇并无快意,江湖如何跃马?且将刀剑束高阁,空禅伴余生。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星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