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喜欢

来源:星辰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14 08:32:05人气:0
这个大中华电影时代,所生产的产品看上去总是尴尬多于惊喜,而至少于我,《通天帝国》是应该属于后者,尽管我并不那么喜欢这个故事的导向,但你知道,从后九七开始,“无力感”就已经是香港电影的主题,而香港电影的作者,往往是更善于在细节上做营生而非破局的。即便徐克本人,在提及当年香港新浪潮时也曾说过,“我们从没有深究,我们有些什么跟香港过去的电影人有重大分别?其实,我们的分别不大”。无论如何,对于这个充斥大而无当之作、少有立场与精神,一面是敷衍与投机,一面是挣扎求生存的时代而言,找回感觉,在某种程度就已经等同于向前走了。《通天帝国》的故事不新鲜,甚至颇为和谐。相对于《七剑》的以武犯禁,“无极观的覆灭”只不过是一种君臣之间善意的规劝——尽管狄仁杰在武则天面前展示了亢龙锏的威力,但说到底,它不过是所谓先皇精神的载体,至于形式是亢龙锏、打狗棒或者锅铲汤勺都不重要。同是神兵利器,杨云聪的青干剑要“擒贼先擒王”,亢龙锏却是狄仁杰拿来打小喽啰用的,真正碰到领导,只能用做信物,我拿着这把锏,我就不是狄仁杰了,是先皇精神上身,至于你,是自己忏悔还是找个背黑锅的或两者兼有,都没有关系,意思到了就行。记得《倚天屠龙记》里面,张无忌对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的解释是,“但若有人一旦手掌大权,竟然作威作福、以暴易暴,世间百姓受其荼毒,那么终有一位英雄手持长剑,来取暴君首级”,毕竟倚天剑来自江湖,江湖流民的口气果然与公门人士大不一样,冲的很,亢龙锏却只不过是领导下放给下级的一种权利——即便如此,狄仁杰还是把它还给了领导,让领导放心,吃得饱睡得香,对于社会和谐、个人安全都很重要。至于后半段“剿灭真凶”的故事,则更加老套,借用《石破天惊》里的说法,搞恐怖活动终究是没有出路地。《通天帝国》里,对于江湖的描述很少,鬼市徒有视觉,寥寥数笔而已,少有江湖人、江湖事,于是徐克的情怀只剩下了一点,那就是侠客必归于江湖。《笑傲江湖》里刘正风觉得江湖不好混,就买了个官职,对他而言公门是个安心之所,而对于狄仁杰来说,公门深似海,君子还是要远庙堂退江湖,老套不?其实还是老套。但我还是喜欢《通天帝国》,因为至少在视觉上,它很徐克。无论是狄仁杰、裴东来还是上官静儿的造型,都很徐克、很怀旧,包括那些与叙事无关的做派,照卢十四老师的说法,“说话前先要来个上蹿下跳的亮相”,这就很徐克,也很港片。以前已经说过好几次,李冰冰这位姑娘我很不喜欢,但《通天帝国》里,好些镜头都让我想到了林青霞,当然这是徐克老师刻意为之,但毕竟与演员有关。而通天浮屠与鬼市的设计,就更加徐克了,并且可以说得上成功,尽管前者的特效乍一看像是效果图,好歹内部的构造依然震撼,最后倒塌一幕也不算糟糕。鬼市无论从全景还是细节,看上去都很过瘾,那些犹如变形金刚一般的傀儡人偶,难道不算有趣?至于武打场面,至少于我,焚字库的近身搏杀、鬼市的飘逸、无极观的红影,动作设计都可圈可点,鬼市里木桩翻江倒海也教人眼亮,上官静儿的长鞭与裴东来的利斧,亦不无可看之处。当然还有那些属于徐克的诡异设置,比如赤焰金龟,比如所谓的神鹿,比如易容术,另外,波德维尔评论徐克,曾说过他偏爱插入布努艾尔式的激烈影像,在《通天帝国》里,亦有被焚烧的尸体上半身坠于楼下、上官静儿在竹林中忽中两箭之类,当然在今天已经见怪不怪了。无论如何,《通天帝国》于感官刺激的种种,已经让人能够回想起那个最好的时代,两位哥们看完后都迅速发来短信,一个说看的很爽,另一个说太NB,大约都是基于这想法吧。至于演员,邓超表现不错。一哥们看完电影,发了这么个帖子,“已知《狄仁杰》中李冰冰骑着刘德华宽衣解带,两人加起来86岁;刘嘉玲刘德华握着手神情暧昧,两人加起来94岁;刘嘉玲抱着李冰冰悲痛欲绝,两人加起来82岁。求三人各多少岁”,为此我特意列了个小学生的三元一次方程,贴在后面。其实我是想说,林青霞、王祖贤、张曼玉、钟楚红,这一代人的青春当真是无可替代。再唠叨一句所谓的破案,怎么看都觉得裴东来才更有当神探的天赋,但是狄仁杰有亢龙锏,你个愣头青有啥?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星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