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灵魂

来源:星辰影视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22-10-21 20:16:10人气:0
84岁高龄的戈达尔自编自导的最新一部自定义的剧情片,整片70分钟,气质玄妙,正如其所说:“我现在已经老了,人越老想得越深,水面上的事情我已经抓不住了,我在水底思想。”当然,在这样一部的尖端前沿实验作品面前,你与其试图去寻找它的意义、定义和确凿的指向,还不如放空,单纯面对一种直接观感的体验。毕竟一方面,此片完完全全的游离于既定的一切影像公式、视听经验之外;另一方面,数字时代的艳丽、凌乱、茫然、刺目和流离失所,又在声画中尽情嘲讽和诗意的呈现。用虚幻的意向去指代实在的事物,或者相反,虚实交错,另一个层面来说,与其说是再见语言,更像说是再见人类。如一段画外音所说:“你放弃了一切,再走一步,放弃自由本身,一切就回归了。”如此自由的灵魂当然超越了一切。也应当保持永恒的敏感和尖锐。电影语言,语言,规矩,人类常识,行为,于他而言已没有意义,就是这么任性。正如并不用刻意去解读一种装置艺术,甚至无需评判,如果你无法强烈融入共鸣的观感,只不过说明你和创作者不是一个向度的思维模式,并无更多比较、预设和结论。《再见语言》中,断裂画面,镜头时而鲜亮、时而乱,刺眼、无关联、极致的错位、无意义语言,一段诗性的漂流,一段镜头的颠倒乱晃,一段躁点和屏闪,颜色千变万化,或一段黑白,毫无规律,只剩节奏,情绪,和理性的幕后编码。影片的旁白继承了戈达尔70年代的存在主义和左派政论风格,所谓“不是拍一部政治电影,而是带着政治性地去拍电影”。即使已经触摸一种表象下的本质,说出理念同时,也并未能够彻底告别话语。突如其来蹦出来的音轨,说极权主义、计划经济、国家机器,资本主义、和平年代的剥削,说马基雅维利,索尔仁尼琴,俾斯麦和希特勒,说核能,转基因生物,纳米技术,广告宣传,恐怖主义,说我们的和平和发动战争并无区别。说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谎言。并说去美国,获得一些廉价的垃圾。而手持iphone的人,说你查google去,说我们被这只怪物抓在手心。影像层面,是各种片段的组接,如我们日常拿着iphone或其他移动设备随时可以来一段的视频拍摄,类似于朋友圈的实时短视频。肆无忌惮地把电影语言的规则打个支离破碎。又一一表现了科技、数码、网络、移动设备对肉体和精神的刺激体验。而最醒目和宁和的片段总是关乎一只狗,其以最自在的姿态,不断的穿插在镜头内外——在雪地里打滚,草地里奔跑,顺着河水漂流而下,仿佛达到了另一个自由的彼岸。比一般的作者电影更为彻头彻尾的作者化,也更为的自由纵横,无所顾忌。这一切,依旧是戈大师的终生特质,而其对时代及媒体近况的反讽,更是延续了近几年《电影史》、《社会主义》老辣的表达。其对电影语言无休止的创新、舍弃和摧枯拉朽的改造,同时,也是集成了他一贯对观众刺激、折磨和从不在乎的态度。他甚至还常对观众说:“你们人来的太多了。是什么风把你们吹来的?你们在干什么?”显而易见,时至今日,经由大众传媒无休止的洗脑,重塑观影经验已经不可能了。正如人类在习得语言和经验之后,已没有可能再获得真正自由的灵魂。在不可遏制的以好莱坞为主的电影叙事语言一边倒情况下,再接受戈达尔这种另类表达的土壤也逐渐消弭,终将消失殆尽。而片中却仿佛宣言一般的说着:“我们必须要走到最后,在那之前我们必须要活着”。可能值得欣慰的是,实验精神不老,一个时代或许还并不算彻底结束。完

相关内容

(键盘快捷键←)   上一篇    下一篇  (键盘快捷键→)
手机扫一扫轻松打开
星辰影视